从儿童剧到童书的反向破圈:乐小宝IP的创新实践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7:55 1

摘要:2018年成立的小顽家儿童戏剧,以“打造儿童剧王国”为愿景,专注于为亲子家庭提供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的文化内容。从原创音乐剧到“创新型剧场课程”,从全球优质剧目引进到原创沉浸式舞台实践,小顽家始终将“艺术创造力”视为核心生命力。其团队汇聚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

2018年成立的小顽家儿童戏剧,以“打造儿童剧王国”为愿景,专注于为亲子家庭提供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的文化内容。从原创音乐剧到“创新型剧场课程”,从全球优质剧目引进到原创沉浸式舞台实践,小顽家始终将“艺术创造力”视为核心生命力。其团队汇聚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的资深戏剧专家、教育专家及内容创作者,形成了一支既懂艺术又懂教育的跨界队伍。

小顽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双向内容生态”:一方面,通过《摇啊摇》等原创音乐剧构建舞台艺术高度;另一方面,以“乐小宝”IP为核心,衍生出动画、音频、图书、商品等多元内容,打破传统儿童IP从小说、童书或动画向舞台延伸的单向路径,开创了“从剧场到全产业链”的反向破圈模式。这一实践不仅拓展了儿童文化产品的创作边界,更让艺术教育从剧场走向日常,深入家庭生活场景。

舞台“变”出来的乐小宝IP:一部音乐剧的裂变之路
乐小宝的诞生源于小顽家原创青少年音乐剧《摇啊摇》的舞台魅力。这部国内首部以童谣改编的儿童音乐剧,以传统童谣为纽带,讲述乐小宝与伙伴们守护亲情的奇幻冒险,凭借精良制作与深刻立意,于2022年斩获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巡演资助。剧中憨态可掬的主角“乐小宝”,因其勇敢乐观的形象迅速圈粉,成为小顽家布局IP宇宙的起点。

小顽家敏锐捕捉到这一角色的延展价值,以“亲子陪伴”与“奇幻想象”为内核,将其从舞台角色升级为跨媒介IP。2023年乐小宝系列100集动画短片登陆抖音、B站等平台;2025年,《乐小宝成长不烦恼》图书出版面世,乐小宝完成了从剧场到屏幕、从听觉到纸本的全场景渗透,形成“看剧、看动画、阅读书籍”的立体内容矩阵,开创了儿童IP“以剧带书、以书反哺剧”的闭环生态。

形象与内容双轮驱动:原创IP如何打破“空心化”困局
在儿童IP竞争激烈的当下,乐小宝的成功突围,离不开其“形象人格化”与“内容共鸣化”的双重策略。

形象设计:传统美学与潮流表达的碰撞
乐小宝的角色设计由齐白石第五代玄孙,青年艺术家齐思玉操刀,其作品既承袭国画写意精髓,又融入潮流配色与萌趣元素。例如,乐小宝的造型以明快色调为主,既符合儿童审美,又通过外公“魔童学院院长”等奇幻角色加入东方神话符号,形成辨识度。这种“传统与时尚共生”的设计理念,不仅吸引6-12岁核心受众,还辐射90、00后年轻女性群体,为IP跨界联名奠定基础。

内容构建:从儿童视角解构“真善美”
江苏省文科状元、复旦才女孙曦领衔的故事撰写团队,擅长以儿童视角捕捉成长痛点。乐小宝系列中,“马大哈爸爸”“宠溺外婆”“塑料姐妹花王多多”等角色设定,映射现实当下亲子关系与校园社交;这些故事用童趣语言及富有戏剧化的场景对白撰写出来,摒弃了说教,借日常小事传递勇气、包容与自我认同,与小读者建立情感共鸣。

此外,IP通过“乐小宝头像、毛毛布偶”等符号化载体,将虚拟角色实体化。毛毛既是乐小宝的奇幻伙伴,也是孩子情感投射的对象,这种“虚实结合”的叙事策略,让IP从内容消费升级为情感陪伴。

从内容到场景:乐小宝IP的“大文娱”蓝图
小顽家为乐小宝规划了“内容深耕+场景融合”的双轨战略。在内容端,第二部音乐剧《乐小宝成长不烦恼》计划2025年下半年上海驻场,未来还将开发主题乐园、快闪店等线下体验;在场景端,“乐小宝欢唱团”通过MV拍摄、购物中心巡演等活动,将艺术教育融入城市公共空间。

更具想象力的是其商业生态布局:一方面,联合江苏立宝教育集团,维多利亚教育集团等机构打造“戏剧+教育”产品;另一方面,借力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构建“短视频引流—私域社群转化—衍生品变现”的营销闭环。这种“线上引流、线下反哺”的模式,或将重新定义儿童IP的商业价值。

反向破圈的行业启示
小顽家以戏剧为原点,通过乐小宝IP打通艺术、教育、商业的边界,证明优质内容无需受限于载体形式。其“从舞台到生活”的反向破圈路径,不仅为儿童文化行业提供了“内容立体化运营”的范本,更让艺术回归本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故事中找到快乐与成长的力量。

来源:内地星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