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灵隐寺8.5平米的小卖铺居然拍出260万年租金的高价,让网友们瞬间不淡定了。
前段时间,灵隐寺8.5平米的小卖铺居然拍出260万年租金的高价,让网友们瞬间不淡定了。
有人直呼“这小卖铺是用金子做的吗?”
也有人调侃,“8.5平米小卖铺得卖多少烤肠和矿泉水才能回本呢?多少人一年还挣不了260万呢。”
等等,先别着急着下结论,这事儿如果放在商业界,哪怕看起来再离谱,也有着商家自己的逻辑。
地理位置
小卖部跟小卖部的租金能一样吗?
咱们也得看位置呀,这可不比人烟稀少的村里小卖铺,这可是在灵隐寺。该小卖部的选址堪称商业景区里面的教科书案例级别,因为它更位于灵隐寺主入口的关键位置。
这个位置到底有多香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灵隐寺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磁场的话,那么小卖铺所在的入口就是集所有磁力与一体最强的磁极,当然也就吸引了最广泛的客流量。
根据灵隐寺推出的景区热力图显示,有90%的游客是会经过这个小卖铺的,这就形成了天然的漏斗,无论在景区里客流量怎么分散,到小卖部,这都形成了大量的聚集。
你以为单单这样就能够让这个小卖部价值260万年租金?
还有更绝的呢,这个位置还是十八籽手串领取点和法物流通处,就拿这个十八籽手串来说,火爆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拿到线上一下秒没,想线下领取?排队两小时起!
排两个小时的队难免口干舌燥,这时候旁边有个小卖部卖点小烤肠小饮料你不得乖乖的把钱包打开,让人家抽钱?
排两个小时队之后再吃的烤肠,更是让人香的走不动道。
所谓的地段决定价值就是这个理儿,这灵隐寺的小卖铺虽然面积小小的只有8.5平米,但是人家位置好独一无二呀。
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整个灵隐寺商圈的商业心脏,后续产生的商业价值覆盖高昂的租金还是绰绰有余的。
客流量支持
看过灵隐寺的客流量数据,你或许觉得这260万是这个小卖部应得的,因为堪称恐怖。
游客量居然能超过2000万人次,相当于每天都有五六万人涌入,更别提节假日了,简直人摞着人,单日游客量都能超8万人。
或许光说数字你还不能理解游客量之恐怖,就相当于某个小县城的人,一天之内全上灵隐寺了。就这样的客流量下蕴藏的消费能力,想来不多说,大家也都有掂量。
有着如此庞大的客流量小卖铺还愁卖吗?
在这里的灵隐寺小卖铺,依托着高持续性以及高密度的客流简直是站在了财富的风口上,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卖点食品饮料纪念品等商品就有着非常高的转化率。
顾客需求
游客在景区游玩时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逛逛风景,吃吃喝喝,买点儿纪念品再上个厕所,这时候的小卖部可以说是集这些需求的满足为一身。
就拿矿泉水来说,咱们都知道去外面玩,哪个景区的矿泉水能便宜呢?
但是仍然卖得风生水起,毕竟烈日下暴走几个小时,口渴是最难受的,价格只要不是离谱到人神共愤,游客还是愿意买单图个舒服的。
再者说逛了半天身体消耗大,总有肚子饿的时候,而烤肠关东煮这样的食品热热乎乎的又香喷喷的,哪怕不想买,闻着味儿都已经受不了了。
光是靠这些游客的刚需商品,就能够轻轻松松赚取可观的利润。
你还能够卖点有特色的物品,比如说印有灵隐寺图案的钥匙扣,佛学元素书签,文创雪糕等。
这些深受游客的喜爱,销量特别好,大家都买来打卡,而这些小物件的成本其实很低,但是售价可不低,毛利率非常高,也是很赚钱的。
文化加持
为啥别的景区也有小卖铺,但是没能卖出和灵隐寺一样的高价呢?那还得是人家灵隐寺自身有着文化的加持。
灵隐寺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了,哪怕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文化的气息,而小卖铺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将产品与文化深度结合之后,产品也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就拿咱们上文提到的十八籽手串为例,其实这早已不是一件简单的装饰品了,更是灵隐寺文化的具体象征。
这时候如果小卖铺再能够推出手串包装盒或者是其他周边产品等,其实很多游客是乐意顺手购买一件的。
比如还有一些佛系笔记本,茶艺书签等。
满足日常化需求的同时也体现了灵隐寺特色在这种文化加持下,让灵隐寺的商品不单单是消费品,更是变成了承载游客情感和信仰的文化载体,消费者是愿意为其支付费用的。
五
“IP”光环
灵隐寺本身就是一个超级IP,其品牌影响力超越了地域限制,闻名海内外。
在游客心中,灵隐寺代表着品质和信任。
带有灵隐寺标识的商品,天然具有吸引力。就像星巴克的杯子、故宫的口红,消费者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对品牌的认同。
小卖部借助灵隐寺的IP光环,推出的联名商品往往供不应求。
从营销角度看,灵隐寺的IP自带传播属性。
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在小卖部购买的商品,无形中为其做了免费宣传。一条“灵隐寺必买文创”的小红书笔记,能吸引成百上千的点赞和收藏,带来大量潜在客户。
这种强大的品牌号召力,让小卖部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也为高租金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怎么样,综合分析下来,回头再看“灵隐寺8.5平米小卖铺卖出260万年租”金这条新闻是不是也觉得并不离谱,反而透露着合理了。
这样的定价也不是凭空而出的天价,而是根据地理位置、客流量等等多种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看似高昂的租金,背后却隐藏着商业逻辑。
当然想要做好一个商业运营,看的不光光是盈利,如何开发文化保护游客体验之间的平衡点仍然是景区和商家共同要继续探索的难题。
毕竟盈利只是一部分,守护好灵隐寺这块金字招牌才能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共同双赢。
【信源:景区回应灵隐寺小卖部年租金260万元:公开招标,年税收要求60万元——大风新闻2025-05-05 17:53】
来源:厉建林医生通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