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请出示今天的采购清单,我们要对你们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5月13日,在三门峡市卢氏县第一小学学校餐厅,县“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检测人员对学校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万红 通讯员 李铁军
“请出示今天的采购清单,我们要对你们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5月13日,在三门峡市卢氏县第一小学学校餐厅,县“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检测人员对学校采购的食品进行检验检测。
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以来,卢氏县紧盯教育领域学生“营养餐不营养”小切口,积极作为,在全县中小学校园全力推广“厨师试餐、校领导陪餐、教师同餐、学生评餐、家长监餐”的卢氏“五餐”监管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领域学生用餐安全和营养问题。
“在卢氏‘五餐’监管模式的基础上,2025年我们要在全县中小学校园着力构建‘四防’(‘防护篱’、‘防护坝’、‘防护墙’、‘防护盾’)管理体系,树立中小学校园大安全观,确保学生在学校学得好、吃得好、住得好、精神面貌好,为全县师生的食品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和人身安全保驾护航。”该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李庆锋在全县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上表示。
责任再压实,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护篱”。
为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该县纪委监委进一步督促压实县教体局“校园餐”专项整治的牵头责任、各学校食品安全及“校园餐”管理主体责任。督促该县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小组,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卫健、财政、农业农村局、工信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职责,筑牢食品安全的“防护篱”。
措施再强化,进一步提升“校园餐”管理“防护坝”
“《‘一把手’责任的实施细则》是怎样落实的?”县“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在卢氏县第二小学对学校校长进行现场提问。该县纪委监委持续督促教育部门将“校园餐”管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各学校制定落实《‘一把手’责任的实施细则》,建立任务、责任清单和工作台账,防止“一把手”变“二传手”;督促各学校出台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医护室建设等制度机制,构建“1+X”制度体系,使“校园餐”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过程、每项任务都有执行标准、操作规范和监督检查,形成可量化、可记录、可触摸、可评价、可展示、可反馈、可追溯、可问责的管理闭环;该县教体局印发《县教体局机关工作人员督餐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机关工作人员加大督餐的人次和频次,按时按分工入校督餐。县教体局分三批对学校校长、食品安全总监及安全员150人,就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事件防范与应急处置开展系统培训;借鉴惠济、许昌等地智能化管理经验,争取资金构建“一平台四系统”智慧监管(即:校园餐阳光监管平台和食材采购、智能收货、财务结算、明厨亮灶系统),创新卢氏智能化监管模式;重食育教育。结合食品安全宣传月等主题日活动在各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同时,组织“健康饮食周”等食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和良好饮食习惯。
力度再加大,聚焦校园安全筑牢“防护墙”。
该县将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人身安全为切口,树立大安全观。持续巩固“15301”安全工作法,以校门口安全(校园周边环境)、校内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校车管理、校园消防安全、校园建筑安全、校园施工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矛盾纠纷化解、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实习实训管理、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舆情监测处置等14项内容为侧重点,构建“14-15301”安全工作体系,实现了管理提级、“三防”提质、活动提效、路径提优。
工作再创新,为学生安全安装“防护盾”。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该县纪委监委和教育部门及时受理师生和家长对学校安全问题的投诉举报,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卢氏县关于鼓励开展“校园餐”举报奖励工作的通知》。通过公示投诉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等措施,畅通渠道,建立奖励机制,推动社会共治。配齐学生防护胸牌。为每名在校学生配置防护胸牌,学生在校期间遇到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问题,可随时拨打热线电话,驻局纪检组设受理热线投诉专线,协调学校、公检法司等部门予以解决。
“中小学校园大安全,关乎每一位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去年7月以来,我县“五餐”监管模式,陆续被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农民日报》、省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刊发推介,省市电视台轮流播出,并在全三门峡市推广,为加强“校园餐”管理创造了经验,家长满意度也提升至97.4%,学生满意度达95.4% 。”该县纪委监委“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负责人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持续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