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实用易操作的夏季养生“锦囊”请收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9:13 1

摘要:5月14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夏季健康养生”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肛肠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围绕节气特点,从“疾病预防”“饮食调理”“起居作息”“运动保健

5月14日,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节气与夏季健康养生”新闻发布会,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肛肠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专家围绕节气特点,从“疾病预防”“饮食调理”“起居作息”“运动保健”等多维度,为市民送上实用易操作的夏季健康养生“锦囊”。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提醒☆

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阳介绍,夏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性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及毒蘑菇食物中毒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肉蛋类烧熟煮透。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餐饮单位。

◆做到“六不”: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不干净的水果和蔬菜,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及野生植物,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不在流动摊点购买野生蘑菇。无防护情况下不接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

此外,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蚊虫,蚊子可传播多种疾病。居家注意环境清洁,除积水、勤打扫;做好居室防护,安装纱门纱窗,正确使用灭蚊工具;讲究个人防护,讲卫生、勤洗澡,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环保型驱蚊剂,蚊虫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等及时就医。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卫生监督所)提醒☆

警惕手足口病、蜱虫叮咬等传染病风险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副主任佟霞介绍,目前,仍是呼吸道传染病季节性传播高风险阶段。建议呼吸道疾病易感人群、高危人群尽量减少人群聚集,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

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以及集体聚餐增多,甲肝、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增加传播风险,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显著提升。建议市民需高度重视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安全,避免食物中毒或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外出踏青游玩,需警惕带毒蜱虫叮咬可能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旅行期间需要注意预防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建议户外游玩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皮肤被蚊虫和蜱虫叮咬而感染。

◆根据历年监测数据及当前疫情动态,需重点关注以下传染病: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市四院专家提醒☆

夏季脑血管疾病高发,

六大防治核心措施需掌握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隋轶介绍,目前,夏季已成为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市民需掌握夏季脑血管病防治的六大核心措施

◆科学补水:维持血液“生命线”

定时定量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分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建议晨起、餐前、睡前少量补水,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溶液。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营养均衡

减少钠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

增加膳食纤维与抗氧化物质:多食用深色蔬菜(如菠菜、西蓝花)、全谷物、鱼类(如深海鱼)及坚果,补充钾、镁、不饱和脂肪酸,降低炎症反应。

◆适度运动:避开高温“危险时段”

黄金运动时间:选择5—7时或17—19时,气温相对凉爽时进行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

运动防护:户外活动需携带遮阳伞或穿戴透气衣物,运动中每20分钟补充水分,出现头晕、胸闷立即停止。

◆精准监测:动态管理血压与血糖

血压监测频率: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测量血压,记录波动情况。若收缩压持续≥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血糖控制要点: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防低血糖,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环境调节:科学使用空调与降温设备

空调温度设置:室内外温差≤7℃,避免直吹身体。夜间睡眠时开启睡眠模式,温度控制在26-28℃。

物理降温辅助: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风扇促进空气循环,或选择凉席、冰袋局部降温。

◆心理调适:保持情绪稳定

压力管理技巧: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疗法缓解焦虑,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导致血压飙升。

睡眠优化:保持卧室通风,使用遮光窗帘提升睡眠质量,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助眠方案。

☆市肛肠医院专家解析☆

湿热季节胃肠调养之道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给我们的胃肠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夏季应该如何养护好胃肠健康呢?

沈阳市肛肠医院副院长袁和学建议:

◆饮食调理: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当增加一些具有祛湿健脾食物,如薏米、芡实、白扁豆、山药等。这些食物可以煮粥或煲汤食用,既能健脾益胃,又能去除体内湿气。要严格控制生冷、辛辣、油腻食物摄入。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这样有助于维持胃肠的正常消化节律。

◆生活习惯的调整对胃肠健康也至关重要。在使用空调时,要合理设置温度,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控制在 26℃左右比较合适。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避免频繁进出空调房,以免胃肠道受到冷热刺激。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尤其是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着凉引起胃肠不适。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调节胃肠功能。

◆情志调节同样不可忽视。夏季天气炎热,人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会影响胃肠的正常功能。因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市精神卫生中心提醒☆

科学应对夏季高温心理健康挑战

气温变化对焦虑、抑郁、睡眠等心理健康指标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且高温所致的不良情绪在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室外作业者等特定群体中尤其明显。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潘国良介绍,可采用以下科学的心理调适技巧进行应对

◆首先要学会调节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每天尽量早睡早起,适当进行午休。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钙、镁等营养元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有助于稳定情绪。避免过多食用油腻、辛辣和高糖食物。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及时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也要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选择清晨、傍晚等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进行散步、跑步、瑜伽等运动。

◆其次要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学会识别和接纳自己的情绪,当出现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时,不要试图压抑它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当感到情绪紧张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缓慢的呼气,重复几次,直到感觉情绪逐渐平稳下来。(记者:晓丹)

来源:986路上好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