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菲律宾2025年中期选举结果揭晓,杜特尔特家族以超预期表现实现政治翻盘,不仅巩固了地方基本盘,更在参议院关键席位争夺中打破马科斯阵营的围剿,其核心动因可从四个维度解析:
菲律宾2025年中期选举结果揭晓,杜特尔特家族以超预期表现实现政治翻盘,不仅巩固了地方基本盘,更在参议院关键席位争夺中打破马科斯阵营的围剿,其核心动因可从四个维度解析:
一、地方根基与悲情叙事的双重加持
杜特尔特家族在棉兰老岛的政治堡垒牢不可破。达沃市作为其权力核心,老杜特尔特以89%得票率第六次当选市长,其子塞巴斯蒂安同步当选副市长,形成“父子共治”格局。这种长达37年的地方治理积累,通过铁腕治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福利网络,塑造了不可替代的民众信任。更关键的是,老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羁押的遭遇被转化为“主权受辱”的政治符号——竞选广告中反复播放其戴手铐的画面,配以“带我们的英雄回家”的标语,成功激发民族主义情绪,使其在狱中仍获得40.5万张选票,是对手的8倍。这种“悲情牌”策略不仅凝聚了铁杆支持者,更吸引了对国际干预不满的中间选民。
二、马科斯阵营的全面溃败与联盟瓦解
小马科斯政府的执政危机为杜特尔特翻盘创造了战略机遇。经济治理失败成为最大短板:通胀率突破6.8%,电价一年内上涨四轮,比索兑美元汇率跌至历史低点,青年失业率高达23%,民众对“大建特建2.0”计划的不满情绪蔓延。更致命的是,马科斯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联盟破裂——亲姐伊梅·马科斯因北依罗戈省权力分配问题倒戈,与杜特尔特阵营达成政治交易,不仅带走关键选票,更在参议院弹劾案中为莎拉提供关键支持。众议院副议长卡米尔·维拉尔等地方豪强的临阵倒戈,进一步削弱了马科斯阵营的控制力。最终,马科斯在参议院仅获4席(原计划8席),支持率暴跌至25%,创下菲律宾总统中期执政新低。
三、参议院攻防战的战略胜利
此次选举的核心战场是参议院12个席位的争夺,其结果直接决定副总统莎拉的政治命运。杜特尔特阵营通过“精准卡位”策略,成功阻止弹劾案通过:一是吸纳马科斯叛将伊梅·马科斯和卡米尔·维拉尔,将阵营席位提升至5席;二是争取到阿基诺家族等反对派的默契支持,后者意外斩获2席并明确反对弹劾。根据菲律宾法律,弹劾需参议院三分之二多数(16票)支持,而杜特尔特阵营与中立派的联合已确保至少9票反对,使弹劾案事实上流产。这一胜利不仅保住莎拉的副总统职位,更为其2028年竞选总统扫清障碍。
四、国际博弈的外部推力
中美战略博弈的介入深刻影响选举走向。美国虽通过非政府组织向反对派输送资源,但马科斯的亲美路线引发民众反感——美军基地扩建未带来实质经济利益,反而使菲律宾沦为南海博弈的前沿。中国则通过务实策略扩大影响力:一方面在南海公布执法录像,揭露菲方“受害者表演”;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中菲经贸合作,仅2024年对菲投资就增长18%,成为稳定民心的关键。这种“经济压舱石”效应,使杜特尔特家族的“面包优先于子弹”口号更具说服力。此外,香港对马科斯家族黄金洗钱案的调查,进一步削弱其道德合法性。
此次选举标志着菲律宾进入“后马杜联盟”时代。杜特尔特家族通过地方根基、悲情动员和国际博弈的精准操作,实现了从危机到复兴的逆转。但挑战依然存在:莎拉需在2028年大选前兑现经济承诺,而老杜特尔特的司法困境可能成为对手反扑的工具。更值得关注的是,阿基诺家族以“反门阀”姿态崛起,斩获2席参议院席位,预示着菲律宾政治正从“两强争霸”向“三足鼎立”演变。这种裂变不仅将重塑国内权力结构,更可能使南海问题的博弈呈现新的复杂性——杜特尔特家族的务实路线、马科斯的亲美倾向与阿基诺的中间摇摆,共同构成菲律宾外交政策的不确定性变量。
来源:天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