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一派新气象——恒口示范区大同初中狠抓经典诵读综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19:18 1

摘要:近日,大同初中的几位教师课间无意中聊起了学校变化,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年,学校最大的变化,是重视经典诵读,学生们初步养成了诵读经典的好习惯。

(永恩报道)近日,大同初中的几位教师课间无意中聊起了学校变化,最终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年,学校最大的变化,是重视经典诵读,学生们初步养成了诵读经典的好习惯。

的确。从每天早上到校开始,除了上课和锻炼,无论哪个年级哪个班级,学生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诵读,朗朗的书声响彻校园,传向附近的社区。

那么,大同初中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是如何养成的呢?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是领导重视。

谈到领导重视,不得不说说现任校长刘祥军。刘校长是2023秋季来到大同初中的,上任伊始,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他多次强调朗朗书声是学校的标志,学生读书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学习的结果,习惯好了,校风就正了,学风就浓了,质量就高了。因此,他提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刘校长认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是要给学生布置具体的背记任务,有了任务,学生们就会心有所向,行有所为。刘校长还认为,之所以要加强经典诵读,是因为诗词经典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粹,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经常诵读经典,它可以提高品味、提升审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经典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与使命。

在这种观点的指引下,经典诵读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成为师生们的活动日常。围绕经典诵读,学校提出了“每周五读”:周一早上相关班级的展示诵读,周五早上所有班级的汇报诵读,每天中午营养餐前的诵读,每天下午放学后的诵读,还包括每天早上的朝读。

每次诵读都有教师检查;每次诵读结束,都有领导进行总结评价。做好五读,本身就需要反复的强化练习。如此,校园内便书声不断。

其次是教师们配合。

大同初中地处316国道边,这里人口稠密,地灵人杰,交通方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传统,那就是:对正确的决策,教师们总是大力支持。

因为诵读活动一直在公开的场合进行,所以哪班表现出色,哪班表现一般,一目了然。为了搞好此项活动,语文教师不甘落后:一开学,他们就把所有阅读任务做了分解——安排好每周甚至每日的诵读任务。每次诵读前,他们还要做精心的指导,诵读后,往往要及时总结。班主任们也不落后,他们不但亲临现场,也督促辅导。如果成绩不错,则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如果表现不佳,语文教师要指出问题所在,比如诵读是否整齐、声音是否洪亮、是否有感情等。班主任则会指出本班在队形对列,或者诵读是否熟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下次注意并改正。

当然,其他班好的做法,比如:有的班级诵读时选择了背景音乐,或者背景音乐选的好,那么,自己日后也会注意。有的班级诵读时的串词编的好,下次自己也要下大功夫。久而久之,诵读的质量便越来越高。

(2025年世界读书日推介第一名获得者)

再次是激发阅读。

如果说“五读”是有形的,那么,“激发阅读”则是无形的。如果学生对读书有兴趣,能自觉读书的话,校园自然就是满园香了。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采用了“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请进来”,即请著名作家进校园做讲座,比如,在2024年世界读书日,知名作家李春平来校给学生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文学之路,以及创作的故事。“送出去”,即带领部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让他们目睹读书的场景,感受读书的氛围,从而爱上书籍,爱上阅读。

学校图书馆里有几万册藏书,为了充分发挥该资源的作用,学校鼓励学生多阅读。为把阅读落到实处,学校提倡以任务单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去图书馆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并写出读书感悟。学校还定期举办读书推荐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广播以及展板等作用。对表现出色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鼓励。

通过上述方式,通过近两年的坚持,大同初中学生的读书习惯初步养成,校园书香外溢。实践反复表明:由于重视经典诵读并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提升了,人均语文成绩有很大的进步,学校的精气神也提高了。

审核:龙泉

来源:率真乡村视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