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挺有意思:天天泡在知识付费课里,收藏夹塞满各种干货,可为啥还是感觉啥都没学会?
学习这事儿,光读书可不够!咱们就来聊聊赚钱实践的狠活
现实中大部分人都挺有意思:天天泡在知识付费课里,收藏夹塞满各种干货,可为啥还是感觉啥都没学会?
因为这个问题太典型了!今天咱们就来唠唠学习的那些坑,尤其是为啥说"研究赚钱"才是提升最快的捷径。
先说读书这事儿。谁还没买过两本关于“如何高效学习”的书?但你真翻完过几本?
波哥刚开始写作那会儿,天天啃《金字塔原理》《爆款文案》,笔记本记了三大本,结果写出来的东西感觉没逻辑。
后来才明白,光读书不实践,就像在健身房光看教程不撸铁——肌肉永远长不出来。
1. 读书的三大坑,你踩过没?
(1)收藏即学会:你是不是也收藏过"这辈子必看的50本书"?结果收藏夹吃灰,书架落灰,脑子依旧空白。
(2)盲目追数量:波哥在朋友圈见过一哥们一年买200本书,朋友圈天天晒打卡"今天读完《人类简史》,明天开始读……",结果留言问他有啥收获?支支吾吾说"记不清了"。
(3)缺乏系统性:今天看时间管理,明天学写作技巧,知识全散落着,就像没组装的乐高零件,拼不出个完整作品。
2. 读书的正确方法:带着问题找答案
去年波哥帮客户策划一个新品发布会,特意翻出《影响力》里"承诺与一致"那章,设计了个"预售打卡返现"活动,结果首周订单量直接翻倍。
你看,这时候书里的知识才真正活过来。记住啊,读书别当观众,要当导演——带着实际问题去书中找解决方案。
你发现没?学校教我们解微积分,但没人教怎么谈薪资;职场教我们做PPT,但没人教怎么管钱袋子。这时候就得靠"研究赚钱"来补短板了。
赚钱逼你直面四个残酷真相
1、财务才是硬核课:波哥创业初期算账总乱套,后来死磕《手把手教你做财报》,现在看利润表比看朋友圈还顺溜。
2、赚钱只研究人性:做自媒体后波哥才懂,用户点赞是因为"共鸣",付费是因为"有用",这比心理学教材还真实。
波哥去年底搞知识付费社群,定价199元没人买,降价到9.9元反而卖爆。这才明白价格锚定和用户心理都必须符合人性的“少花钱多获得”。
3、强化自己的抗挫力:被甲方骂方案垃圾,被供应商坑材料费,这些社会毒打比任何励志书都治愈玻璃心。
4、学会资源整合:搞直播卖货后波哥才明白,供应链、流量、话术缺一不可,就像玩经营游戏但输不起。
学校考试错了还能补考,商业战场可只认真金白银。波哥认识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拍着胸脯说"我的内容绝对爆款",结果发10条视频都是个位数点赞。后来他天天蹲直播间分析同行话术,现在单场带货佣金能顶过去半年工资。
市场反馈的三大好处
1、能精准定位痛点:你觉得自己是专家,但用户用脚投票比任何KPI都真实。
波哥写过一篇"如何年入百万"的标题党,阅读量10w+,但后台全是骂声,这才知道读者真正想要的是"月薪5k如何理财"。
2、能快速迭代提升能力:那些短视频做得好的,天天A/B测试,今天换封面,明天改开头,数据不好的直接砍,比任何方法论都高效。
你看那些在公司做螺丝钉时总觉得行业没问题,当自己出来创业对接供应链后才发现,原来同行都在偷偷用新技术降本增效。
赚钱思维如何重塑认知?
1、从消费者到创造者:以前买东西咱们只看价格,现在要会分析产品成本、营销费用、品牌溢价,连逛超市都必须像在搞商业调研。
2、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考:以前的认知里觉得赚钱就是"努力=回报",现在得明白:“赚钱=价值创造+资源整合+运气成分"的复杂公式。
3、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波哥以前写公众号时总担心内容不够深,后来发现用户更想要"简单粗暴可执行",这比任何写作课教会我什么是"用户思维"更实用。
你以为大佬都是天生会赚钱?其实人家都是被社会毒打后才开窍的!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他搞火箭回收时,供应商报价百万美元,转头自己研究材料成本,发现其实只要几十万。这招后来被他用在特斯拉电池研发上,直接降维打击传统车企。
雷军的小米哲学:早年做金山软件时总学微软,后来转行做手机,硬生生把"极致性价比"玩成商业教科书。
波哥认识一个国企的大姐:退休后有钱有闲,就研究股票,每天看财报画K线图,在疫情时抄底医药股,赚的钱比他国企30年工资还多...
别觉得赚钱是资本家的游戏,普通人照样能玩转!波哥分享三个接地气的方法:
1. 从副业开始练手
技能变现:程序员接私单、设计师卖模板、会计做代账,把本职工作能力商业化。
信息差套利:波哥见过有个高年级同学专门倒腾二手教材,低价收毕业生的旧书,开学时加价卖给新生,一年净赚3万块。
内容创业:抖音上教"生活小妙招"的博主,每条视频就讲一个技巧,粉丝60万,接广告月入5万。
2. 用赚钱视角重塑学习
倒推能力清单:想进入新能源行业?先查招聘网站要求,按岗位技能列表学习,比盲目考证效率高10倍。
付费买经验:别心疼知识付费的钱,但买课前问自己:"这课程能帮我赚回10倍学费吗?"
建立个人商业闭环:波哥有个粉丝朋友是健身教练,疫情期间转型线上,现在靠卖定制课程+蛋白粉分销,收入是当教练时的2倍还多。
3. 培养赚钱必备的四个习惯
(1)每日商业观察:刷抖音别光看小姐姐,多关注带货直播间的话术套路。
(2)定期财务复盘:学学理财的方法,每月分析收入支出,找出优化点。
(3)建立资源清单:把你认识的人按行业分类,哪天需要合作时就知道该找谁。
(4)允许试错心态:21年波哥投了15000块试水拍摄短视频,虽然没火但学会了剪辑和脚本逻辑,这钱花得比任何课程都值。
别等准备好了再上场!
可能有人会问:"我现在开始学赚钱晚不晚?"
你看张泉灵40岁转行做投资人,董明珠36岁才进格力,巴菲特90岁还在炒股。赚钱这事啊,就像学游泳——光看教程永远学不会,得直接下水扑腾。
来源:认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