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绝望哀叹:在电池领域赶超中国毫无希望,他们是唯一赢家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9:51 2

摘要:他们在评论中曾绝望的哀叹:中国掌控了电动车电池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并且他们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局面,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想要超越中国几乎看不到希望。更是感叹在新能源电车的电池领域,中国就是唯一的赢家。

文| 山成客

编辑| 山成客

——【·前言·】——

如果离开中国,全球还能有新能源电车的电池使用吗?

别以为这是中国的盲目自大,提出这个问题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纽约时报。

他们在评论中曾绝望的哀叹:中国掌控了电动车电池的每一个生产环节,并且他们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局面,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想要超越中国几乎看不到希望。更是感叹在新能源电车的电池领域,中国就是唯一的赢家。

其实,在新能源电车领域,早就流传着一句话:全球动力电池看东亚,东亚动力电池看中国。

事实上,这句话说的也非常贴切。

根据统计,全球动力电池供应商排名前八的企业,无一例外全部来自东亚地区。根据2025年2月份全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的数据,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电池厂商分别是中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其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占比38.9%,处于断崖式领先的地位,国内外知名的新能源车企大多数都是宁德时代的下游客户。而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市场份额占比则达到了17%,他们自己本就是动力电池的消费大户。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动力电池为什么能在国际上遥遥领先呢?

其实,和其他的工业领域一样,西方最开始一直都对中国的电池企业保持打压态度。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人爆发出的潜力,实在是太恐怖了。

早在1990年,日本作为动力电池的先发国家,早早的就在国内布局了相关产业。松下、三洋、索尼三家日本公司,更是成为了锂电池领域的三巨头。

到了2000年,日本生产的锂电池一度占据了世界九成以上的份额,而当时的中国电池企业,还停留在小作坊生产的阶段,根本上不了国际台面。

日本在电池领域的霸主地位一直保持到了2016年,最好的时候一度占有全球32%的市场份额。尤其是松下,他不仅占据了动力电池的头把交椅,还成为了特斯拉的御用供应商。

而就在日本电池企业如日中天之时,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家来自中国的无名之辈,竟然直接将松下挑下马来。宁德时代的横空出世,彻底终结了日企称霸电池行业的历史。

而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弯道超车,还是源于日本点错了科技树。

自从上世纪开始,日本就在众多高科技领域,连续押宝失误。本来氢能源是被众多国家认可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几乎所有大国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氢能。

氢能源一方面是一种比较环保的低碳能源,对于减缓全球变暖有着显著成效。另一方面氢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只要有水,人类就可以获得取之不尽的氢能。

但最终,世界各国除日本外为什么又统一放弃了氢能源呢?

其实还是日本聪明反被聪明误。日本看到了氢能的战略价值,更是把发展氢能作为再次复兴日本的重要国策,他们几乎倾全国之力去发展氢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日本很快便掌握了氢能的核心技术,并且拥有多项氢能源专利。但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如果继续发展氢能源,就无法绕开日本的这些专利,最终会沦为给日本打工的下场。

所以,包括中美在内,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默契的绕开了氢能源汽车,转头都去发展电动汽车了。

而日本的车企们,由于前期将资金大量投入了氢能源领域,导致他们仍然固执的把宝全部押注在氢能源汽车上,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电动车领域开始逐渐落后于其他各国。对应而来的,就是他们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份额,开始逐渐被中国厂商所超越。

2017年时,宁德时代超越松下成为了全球动力电池的销量霸主,标志着日企垄断电池行业的格局开始被彻底扭转。

虽然日本点错了科技树,但这并不是中国电池企业能成为世界第一的核心要素,关键是在于中国颇具前瞻性的精妙布局。

早在2012年,我们国家就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制定了众多优惠的政策用以扶持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发展,并且还要求只有装载了国产电池的电动车品牌,才能享受国家优惠补贴,这才是国产电池企业能够弯道超车的关键。

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拥有了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市场,更为主要的是,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电池制造链的国家。从源头的采矿,到冶炼,再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中国拥有着绝对的垄断实力和资源优势。

这也是纽约时报为什么哀叹,世界离开了中国就造不出电动车电池的原因。

来源:杨说人物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