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一则公告,将哪吒汽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案件由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场由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广告公司引发的危机,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残
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的一则公告,将哪吒汽车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案件由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这场由一家注册资本仅100万元的广告公司引发的危机,撕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残酷竞争的冰山一角。
从销冠到陷落仅花三年
在2022年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后,哪吒汽车的溃败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数据显示,其2023年销量为12.75万辆,2024年销量下降至6.45万辆,2025年前两个月国内交付量不足500辆。
3年从销冠到陷落的背后,是哪吒汽车面临的系统性经营危机。因拖欠供应商60亿元货款,导致零部件断供,经销商因无法交付车辆而集体维权。同时,员工工资及补偿金拖欠引发人才流失、研发团队解散的传闻更是不断传出。财务数据更是触目惊心:2021-2023年,哪吒汽车经营现金流连续3年为负,分别为-29.91亿元、-54.08亿元、-43.54亿元,3年累计亏损超183亿元。
4月14日,哪吒汽车经销商代表填写《债权确认书》
更致命的是,哪吒汽车的供应链危机已引发连锁反应,例如,宁德时代已经因为2.3亿元欠款选择断供电池。在2025年3月举行的供应商大会上,哪吒汽车提出的“70% 债务转股权+30%分期偿还”方案虽然获得了头部供应商支持,但小型供应商们却因未被纳入协议而集体维权。
与此同时,管理层的动荡也加剧了危机。公司创始人方运舟接任CEO后,研发团队被传解散,工厂停摆、股权冻结等问题接踵而至。哪吒汽车原CEO张勇被曝“持英国签证失联”,虽声称仍担任顾问,但对外始终回避归国时间等关键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也很致命。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以来,哪吒汽车投诉量激增,仅1月11日一天就新增投诉45条,主要集中在车机系统故障。消费者对哪吒汽车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信心丧失,直接导致销量进一步下滑。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哪吒汽车的溃败本质上是战略定位与市场残酷竞争的结果。早期凭借哪吒U、哪吒V系列主攻网约车及低端市场,虽在2022年登顶新势力榜首,但过度依赖B端市场的商业模式却为哪吒汽车的前途埋下了隐患。随着政府补贴退坡、出行平台自建车队,其2024年交付量同比下滑40%,高端产品哪吒S、哪吒GT又因品牌力不足难以打开市场。此外,在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也导致了哪吒汽车在智能化赛道的失守。
在两难之中寻找生存之道
哪吒汽车目前正遭遇的危机,不仅是个体命运的体现,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变革。
近两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价格战不断压缩单车毛利率,企业生存门槛显著提升。资本市场对造车新势力的态度从狂热转向审慎,行业整合趋势也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威马、高合、爱驰、极越等品牌相继陷落,另一方面,吉利、蔚来等车企纷纷通过品牌调整、资源聚焦提升竞争力。
行业洗牌加速,命悬一线的哪吒汽车还有救吗?
前不久,哪吒汽车即将被丰田汽车收购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引发了业内关于“哪吒复活”的讨论。该消息称,丰田汽车已经收购哪吒汽车,哪吒L即将全面复产、价格回升,“坐等官宣”。但随后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听说相关情况。
今年3月,哪吒汽车还曾宣布获供应商通过债转股方案,预计E轮融资将于4月底落地,但至今仍没有到位,再一次击碎了翻盘的希望。
业内专家分析,哪吒汽车破产审查可能触发两种结局:重整成功恢复经营,或清算退市。考虑到资产含金量低、负债率高、品牌力衰弱、投资人接盘意愿薄弱,重组的可能性正在缩小,即便重组成功,重建经销商体系与消费者信心也需要漫长的周期。
相关信源显示,哪吒汽车在东南亚市场的基础资产仍具潜在价值,其泰国工厂年产能达2万辆。基于此,有分析人士判断,对于现下的哪吒汽车而言,更现实的路径或是分拆其海外资产。但即便是选择分割资产,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母公司股权已遭多轮冻结,需要先解决复杂的债权关系。
车市淘汰赛的生存法则正从“烧钱换规模”转向“效率定生死”,终极考验在于企业能否构建产品力、现金流、技术储备的“铁三角”。从未来趋势来看,只有兼具规模优势、技术深度与生态布局广度的企业,方能穿越周期。破产审查可能是哪吒汽车生命的终点,也可能成为其重生的起点,如何在两难之中寻找生存之道,已经成为了其亟须面对的难题。
来源:汽车观察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