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出一上联,说:唯有天才对得上,结果200年来无人能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4 21:44 1

摘要:特别是在《唐伯虎点秋香》这一电影中,唐伯虎风流不羁的形象更是被周星驰表演得活灵活现,仿佛真实的唐伯虎就在我们的眼前。

在许多影视剧中,明朝诗人唐伯虎经常被人们描绘成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他遨游四方,诗酒作伴,逍遥快活。

特别是在《唐伯虎点秋香》这一电影中,唐伯虎风流不羁的形象更是被周星驰表演得活灵活现,仿佛真实的唐伯虎就在我们的眼前。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他真的像电影中的那样风流不羁、文武皆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虽然的确才华出众,但却一生坎坷,仕途不顺。晚年更是贫困潦倒,凄惨悲凉,有时甚至要依靠朋友接济,才能生活下去。

所以,真实的唐伯虎,并不像影视剧中粉饰的那样快意遂心,而是憋屈困顿,充满了无限的悲剧。

他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所以尽管他年纪不大,声名却能够远播四方,他也因此而人们被誉为“吴中四才子”之一。

按常理来说,像唐伯虎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才子,仕途应该是一片坦途才对,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看。

唐伯虎的祖上出了很多王侯公卿,可到了唐伯虎父亲这里,他却只能经营一家小酒馆,所以他希望唐伯虎能够好好读书,以求将来能够考取功名。

作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自然不会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十六岁那年,便在苏州的府试中夺得了第一,二十八岁时,更是赢取了中南直隶乡试的第一。

这样的成绩,如果在第二年的会试当中能够正常发挥的话,那么唐伯虎夺取功名、走上仕途的可能性,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但事实是,唐伯虎不但没有考取功名,反而在公元1499年的科场舞弊案中受到了牵连,从而被捕入狱,之后还被贬为吏,使他从此背负上了科场舞弊的恶名。

此时的唐伯虎,仿佛被全世界遗弃了一般,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希望能够得到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妻子的慰藉。

然而,他等来的,竟不是妻子的慰藉,而是妻子无情的背叛与猜疑。这让唐伯虎一下子仿佛跌进了万丈深渊,陷入到一种万劫不复的境地。

从此,唐伯虎再也没有之前的雄心壮志,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锐意进取。心如死灰的他,自此便开始流落江湖。

他穿梭于各大酒肆之间,寄情于秀美的山水之中,试图在自然的怀抱中,找寻那已逝去的纯真与自由。

一日,流连于川东山水之间的唐伯虎来到了一座山中古刹,竟偶遇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见到唐伯虎亲临造访,不禁喜出望外:

“老衲近日灵感突现,偶然作了一幅荷花图,不知先生是否愿意赐下墨宝,为老衲题写几个字?”

唐伯虎见老和尚坦荡和善,竟不嫌弃外面疯传的关于自己曾经涉足科考舞弊案的事,便欣然应允。他拿起毛笔,大笔一挥,七个大字瞬间闪现:

“画上荷花和尚画”,写罢,唐伯虎把笔一掷,便胸有成竹地笑着对老和尚说:“我今天写下的这副上联,日后若有人能对得出此联,那必将是天下奇才!”

老和尚闻听此言,不禁心头一震,他细看此上联,才发现原来这是一幅绝妙回文,正读反读皆能成章。可他不信此联无人能对,于是把寺中的僧侣全叫出来,果真无人能对。

此后,每有风流墨客到此来访,老和尚均会展示此联,期盼能有像唐伯虎所说的旷世奇才对出此联。

可时光飞逝,岁月流转,直至老和尚离开这个世界,也依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对出一幅像样的下联。

这成了老和尚一生的遗憾,更成了寺庙难以释怀的“心结”。因此,寺庙的僧人们誓要找出一位能够对出下联的人,以目睹其绝世风采!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两百多年过去,却依旧无人能对。到了清朝年间,素有“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来到了寺庙,才让人们感觉有了些许希望。

而寺庙此时的方丈听闻李调元闻造访,一时竟心绪难平。因为他既难掩内心的激动,又怕李调元再一次让大家失望。

不过,方丈虽然心怀忐忑,却早已设下斋饭,款待李调元,希望他能了却老和尚未了的一桩心愿。而李调元看到方丈似乎有心事的样子,便疑惑地说:

“几次看到方丈大师欲言又止,莫不是心里藏着什么难言之隐不成?如果真有的话,但讲无妨。”

方丈长叹一声,把两百多年前唐伯虎给老和尚的画题字的故事说了出来。李调元闻言大惊:“竟有此等奇事!且让我瞧上一瞧。”

见李调元如此说,方丈便取出尘封了两百多年的那幅画,李调元连连称奇:“难怪唐伯虎敢对天下人夸此海口,看来,这天下奇才的美誉,今天非我李调元莫属了!”

话音刚落,李调元便取来了笔墨砚台,笔走龙蛇,一口气写下了七个醒目的大字:“书临汉帖翰林书。”

方丈细细地审视着李调元的这七个大字,发现它竟与唐伯虎所写的上联刚好能对,而且对得天衣无缝,心中不禁激动万分,难以言表。

自此之后,两百多年前那位老和尚的荷花图便成了这座寺庙的镇馆之宝,李调元的才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清朝首屈一指的大才子!

然而看过此联之后,很多人就不服了,他们认为李调元的下联虽然音韵和谐,对仗也极为工整。

可从意境上来说,却似乎要比上联逊色得多,并不能真正地对上唐伯虎的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针对这样的说法,您又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写下您精彩的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来源:玉露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