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圣依妈妈,李嘉格妈妈,谁更倾向于NPD人格?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4 22:00 1

摘要:“有些妈妈,看似在‘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维持她自己的价值感。”

文|小雯

“有些妈妈,看似在‘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维持她自己的价值感。”

芒果台新综艺《是女儿是妈妈》,才播出一两期,就把“母女关系”这个复杂话题,炸上了热搜。

尤其是黄圣依妈妈和李嘉格妈妈的强烈对比,一位是“智慧长者型”,一位是“情绪依附型”,两种截然不同的母女相处方式,引发了全网热议。

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提出:

这两位妈妈中,谁更接近“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认真解剖这场“妈妈性格对照实验”,不仅看清两个女人的心理模式,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知:在我们的原生家庭中,有没有可能也藏着一位“轻度NPD型”母亲?

先说清楚一个前提:NPD,也就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并不是说某人“爱自己”“有点自我”就可以随意贴标签的。

心理学上,NPD是一种被临床诊断的人格障碍,它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过分关注自我价值,极度渴望被仰视与赞美

对他人情绪缺乏共情能力,常表现冷漠、自我中心

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操控性,尤其擅长用情感勒索

对批评极其敏感,常以攻击、防御方式回应

无法容忍被忽视,对失控有极大恐惧

换句话说,NPD本质上是一种**“假面优越感掩盖真实自卑”**的病态心理结构。

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能开始分析:黄圣依妈妈和李嘉格妈妈,谁更接近这个“假优越、真空虚”的模式?

节目中的黄圣依妈妈,年过七旬,却依旧精气神十足。

她每天坚持写字、弹琴、看书,哪怕已经退休多年,依然保持“精神劳动者”的节奏;她在节目里举止优雅、逻辑清晰,从不强迫女儿做什么,也从不试图操控她的人生。

一句话总结:她是一个有“自我存在感”的人,而不是靠“女儿的配合”来建立存在感。

从心理学视角看,她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1.高度人格独立

她没有沉溺在“我是妈妈所以你必须顺从我”的框架里,而是将“母亲”视作一个陪伴者,而非掌控者。

2.情绪边界清晰

黄圣依说什么,她妈妈听得进去,也不会立马情绪化反击。她不像典型的NPD个体那样,动不动玻璃心、动不动翻旧账。

3.不索取、不依附

她自己就是个充实的人,不需要通过“孩子听话”“孩子依赖我”来证明自身价值。

这类母亲,往往拥有健康的自尊,不会滥用权威,不需要情绪勒索,更不会用“你让我失望”这类话操控子女。

所以说,黄圣依妈妈非常“反NPD”,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理想中“活得通透”的长辈模样。

再来看看李嘉格妈妈。

她的人设是什么?

节目中,60多岁的她像个“小公主”:不做饭、不收拾、不主动帮忙,却理所当然地接受女儿的照顾;她说起李嘉格,总是“小时候她多听话,现在就老跟我吵”;她情绪崩溃时会哭,会控诉女儿“让我很受伤”。

这不是单纯的“母女情感表达”,而是高度典型的情绪勒索与操控模式。

从NPD视角来看,她呈现出多个“疑似自恋型人格倾向”的特征:

1.强烈的情绪控制欲

“你不陪我,我们会很难过”“你这样说话,会伤了妈妈的心”——这类话看似柔情,其实是一种深度情感操控,叫做“愧疚式教育”。

2.以牺牲为筹码,勒索顺从

她常用“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来提醒李嘉格“你应该怎样”,这是一种“债务型亲情”,而不是平等的亲密关系。

3.过度怀旧与否定现在

她反复强调“你小时候多乖”,其实是在贬低“你现在为什么不乖了”,也就是说,她并不真正爱“当下的女儿”,她只爱那个“听话的投射版本”。

4.自我价值依赖外部供给

她的生活空洞、内心空虚,无法从阅读、创作、社交中获得成就感,只能通过“女儿陪着我”“女儿孝顺我”来支撑自我价值。

这种深度依附与过度索取,本质是“价值感崩塌”的表现,也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根源之一。

你也许会说:“她们都是明星妈妈,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其实,李嘉格妈妈的行为模式,在很多普通家庭中,比比皆是。

比如:

“我含辛茹苦养你这么大,你怎么一点都不体谅我?”

“你出去工作了,挣钱了,就不管家里了?”

“小时候你多听话啊,现在你太让我失望了。”

这些台词,是不是耳熟?

NPD型父母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很少是“公开的虐待者”,反而更可能是一种“隐藏的剥夺者”。

他们会以爱之名剥夺孩子的自由、边界、自我表达;会用哭泣、伤感、回忆杀,制造愧疚,让孩子始终无法真正脱离控制。

这种爱,是附加了条件的,是需要孩子反复验证“我有没有让你满意”的;而那种压抑,是把孩子的意志,掰成了“你应该是我期待的样子”。

毫无疑问,是李嘉格妈妈。

她的行为逻辑、情绪表达方式、关系控制模式,都高度符合“轻度自恋型人格”的特征:通过关系中的“牺牲者角色”来实现控制感与价值确认。

而黄圣依妈妈,恰恰展现了一个情绪成熟、人格独立、自我满足型母亲的典范。

如果你也曾有过那种“为了不让父母失望而不敢做自己”的经历,那你可能也曾被“轻度NPD型父母”影响过。

但人生到最后,你要学会一件事:

不讨好谁,不取悦谁,不让谁的情绪,变成你无法承受的负担。

真正的成长,是从看清关系中的隐形操控开始的;
真正的自由,是从和原生家庭“心理断奶”开始的;
真正的爱,是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呼吸。

不相互消耗,不彼此占有。

这,才是健康亲密关系的本质。

来源:江左梅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