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有人把危机视为遗憾的偶然事件,总是伴随着焦虑与不安。然而,危机并非仅仅是命运的偶然颠簸,而是生命突破现状的必要条件。
或许有人把危机视为遗憾的偶然事件,总是伴随着焦虑与不安。然而,危机并非仅仅是命运的偶然颠簸,而是生命突破现状的必要条件。
老干在直播中,多次强调危机的重要性。人们通常把那些突然出现的、令人忧虑的,并中断了连续生活进程的事件称为危机。
生活的中断,或者说连续生活的中断,使得生活往往是非典型性、非连续性的。正是因为有了危机,才带来了可能性。如果你的生命要发展,必须有危机。没有危机,就没有质的变化。
危机打破“奴隶状态”
若生活始终平稳顺遂,意味着你没有危机,你的生活被安排得太好了。此时,你好像是个奴隶,你不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也不用自己承担责任。
假如没有危机的话,有些人可能永远会处于被奴隶状态,且不自知。危机之所以重要,正是因为它强行中断了这种惯性,逼迫我们直面变化、做出抉择、承担责任。
当然,在人的一生中,危机是必然出现的。危机是自由的代价,也是成长的契机。
刘邦:危机锻造帝王之路
我们也要注意到,变化的环境就是危机,是你成长得以实现的外在条件。外部危机只是外部危机,它还需要与你的内部相接。
历史中的强者,往往诞生于危机的熔炉。以刘邦为例,若无秦灭掉魏国的战争,他可能只是张耳的门客而已;若无秦末乱世,他可能终其一生只是沛县一个碌碌无为的亭长。
实际上,30多岁的他一直在家里面吊儿郎当,像个痞子,不种田也不干活,全靠他的哥哥刘仲和父亲种田,才让家庭在当时维持小康水平。
然而,环境的剧变——秦朝崩溃、群雄并起——制造了危机,迫使他走出舒适区。
话说回来,这种变化的环境只是外部条件,有多少人可以抓住这样的“危机”呢?
危机带给我们的成长和生命品质的提升,取决于我们面对危机的长度、深度与广度。
回顾刘季的一生,他经历危机的长度很长:与项羽之争是危机,当了皇帝后还差点被匈奴俘虏也是危机。由于历史知识匮乏,刘季在面对危机时的生命聚焦深度和广度怎么样,我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对所经历的危机都有所超越,才得以成为刘邦。
倘若没有这些危机,刘季永远是刘季,不可能成为刘邦——开创汉朝的高祖。
危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出现,更在于我们如何应对。以我个人的意见,刘邦并非天生雄才,但他善于把外部危机与自己相连,从而创造自己。
南方古猿:危机催生人类文明
不仅个人如此,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样依赖危机。东非大裂谷把大陆撕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变化。南方树木消失,草原取而代之。南方古猿被迫离开树木,踏上陌生的土地。
南方古猿的下树生活,让他们在弱肉强食的大草原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促使他们进化成了人类,最终点燃了文明的火种。他们成了突破者。
然而,另一些古猿却永远停留在树上,成为停滞者,演化成今天黑猩猩或倭猩猩。他们的生命形态数百万年没有质的飞跃。
南方古猿演化成人类,这一过程持续了数百万年,危机的持续时间很长。正是环境的“逼迫”,在面对危机时,生命的深度与广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南方古猿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成功超越了危机。没有危机,就没有智慧的觉醒。
当代启示:主动拥抱危机
今天,虽然我们不需要面对猛兽或乱世,但危机的本质未变:
·个人层面:职业发展瓶颈、健康问题、亲密关系破裂、自我觉醒……这些“断裂”逼迫我们反思、调整,甚至彻底改变人生方向。
·社会层面:AI革命、经济震荡、局部战争危机,同样在淘汰旧有模式,催生新的秩序和可能性。
逃避危机,意味着成为停滞者——黑猩猩或倭猩猩;而直面危机,才可能实现生命的跃升,成为突破者——南方古猿。
结语:危机即转机
从刘邦到南方古猿,历史一再证明:危机不是生命的例外,而是演化的法则。人的发展及人类的发展一定需要危机,我们不能用安慰性的掩饰来降低危机的严重性。
实际上,没有谁,哪个民族可以避免危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直面危机,不回避,不逃避。
被动承受,还是主动破局?
路径决定了个体与文明的最终高度。
来源:老何历史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