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安能三局某洞库项目迎来重大节点突破,原计划于2025年6月19日启动水幕巷道开挖支护施工,在项目部管理团队科学统筹与技术创新驱动下,以及施工现场全面推行智能机械化及绿色低碳施工条件下,主一施工巷道开挖支护于2025年5月5日到达水幕巷道施工交叉口,并
近日,中国安能三局某洞库项目迎来重大节点突破,原计划于2025年6月19日启动水幕巷道开挖支护施工,在项目部管理团队科学统筹与技术创新驱动下,以及施工现场全面推行智能机械化及绿色低碳施工条件下,主一施工巷道开挖支护于2025年5月5日到达水幕巷道施工交叉口,并开始水幕巷道开挖支护施工,提前工期46天,这一工期节点目标的视线标志着项目整体工期取得关键性进展,为9月30日前实现进入主洞室开挖支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建设项目“高质量”
自项目建设推进以来,项目部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聚势赋能作用,聚焦“党建+”系列活动,立足打造自身“愚公移山之志、锤炼铁军精神”的党建品牌。
“我们以‘四队四星’为抓手,以‘区域制、责任制’管理为手段,引领项目部全体党员带头当先锋,抢晴天、战雨天,白加黑、5+2的模式掀起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同时紧盯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会同EPC总包方、项目管理公司及业主等单位聚焦洞库项目多工作面交叉作业施工、渗水控水等施工重难点。”项目书记董焕俏介绍道。
同时,项目部在技术运用方面,通过围岩预注浆和后注浆技术攻克施工巷道开挖支护控水堵水难题;在安全管理方面,通过研发采用“安全用电智能防护系统”确保了洞室在高湿度潮湿、高浓度粉尘、震动等极端环境下施工安全用电难题;在质量把控方面,成立了专职质量检查小组、引进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通过对原材料及施工工序的全过程监督,确保工程高质量完成。正是项目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的互融互促,为提前进入水幕巷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科学统筹,跑出建设“加速度”
面对项目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项目部管理团队以“技术先行、安全筑基”为核心,多措并举实现主一施工巷道进度工期高效推进。
“为提前进入水幕巷道施工,我们对施工巷道围岩地质条件进行精准预判,通过集成‘TSP超前探测系统+三维地质雷达+钻探孔成像’综合探测技术,提前探明施工巷道围岩特性及潜在风险区,动态优化开挖爆破方案,开挖爆破效率显著提升。”项目经理孙根江介绍道。
同时,项目部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智能机械化施工,每个施工作业面配备独立设备资源,包括多臂凿岩台车、智能湿喷台车、高空作业车、移动注浆车等大型设备,组建特色专业钻爆、支护、挖装及注浆分队,实现“人机协同”24小时连续作业;在工序上,实现无缝衔接,通过智慧化工地系统BIM三维技术模拟施工工艺流程,将预注浆、开挖、支护等工序环节进行压缩,由“两天三循环”提速至“两天五循环”,施工效率提升60%以上。
安全筑基,打造智慧“防护网”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管理团队以“零事故”为目标,构建全方位的HSE安全管控体系。项目部依托智慧工地建设集成BIM 技术构建数字智能化管控系统筑牢施工现场安全防线,将日常安全例行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三维模型和平面图中可以快速查看具体位置,并将该问题会推送给整改负责人,整改结束后进行复查,对安全问题实现闭环管理。同时依托视频监控、人员定位、应急广播、车辆管控、爆破管控、安全用电智能防护、VR安全体验馆等一系列数字智能化管控系统助力项目安全管控,确保项目安全“零事故”目标实现。
提前46天进入水幕巷道开挖支护阶段,充分展现了中国安能三局某洞库项目施工团队的“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拼搏精神。项目经理孙根江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安全、质量为核心,持续推动绿色低碳智慧工地创建,力争提前实现下一阶段进入主洞室开挖支护的目标,确保工程优质高效交付,为国家能源储备保障贡献标杆力量。
监制 | 陈义明
主编 | 周 毅
编辑 | 李吕晋
校对 | 葛强俊
供稿 | 罗 勇、李 晨
邮箱 | 124595919@qq.com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