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认为汉灵帝官刻的熹平石经间接引发了黄巾起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5 07:14 2

摘要:光和六年(183年),汉灵帝下令刊刻的熹平石经正式公开。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也是汉灵帝少有的善政。但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汉灵帝官刻的熹平石经间接引发了黄巾起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光和六年(183年),汉灵帝下令刊刻的熹平石经正式公开。熹平石经是中国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在中国历史上拥有里程碑性质的重大意义,也是汉灵帝少有的善政。但有意思的是,有人认为汉灵帝官刻的熹平石经间接引发了黄巾起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东汉是地方豪强转变为世家大族的时代,东汉末年则是世家大族崛起为社会主导阶层的时代。而世家大族主导社会的关键条件有三个:第一是在经济上控制土地和人口;第二是在政治上控制选官标准;第三是在思想文化上控制教育。而“在思想文化上控制教育”更是三个关键条件中的关键。

虽然东汉蔡伦彻底改进了造纸术,但东汉的纸张还是存在不便保存的问题,再加上印刷术当时尚未出现,因此东汉的书籍经典依然还是以竹简和石刻为主。而竹简、石刻的制造和保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世家大族便以此控制了书籍经典的保存和传播,进而在思想文化上控制了教育。

在思想文化上控制了教育之后,朝廷就算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员,选出来的官员也只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门人占多数,世家大族便以此在政治上控制选官标准。在政治上控制选官标准之后,世家大族就能凭借朝廷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从而在经济上控制土地和人口,完成闭环。

也就是说,打击世家大族对教育的控制才是根本性的打击,世家大族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就是造纸术的改进和印刷术的出现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教育的控制。汉灵帝虽然没有这样的技术条件,但他还是想打击世家大族对教育的控制。于是汉灵帝在熹平四年(175年)下令有司刊刻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对世家大族的威胁主要有两个:第一,熹平石经是向全社会公开的,威胁了世家大族对知识传播渠道的控制;第二,熹平石经被放置在东汉的洛阳太学门前,由东汉朝廷负责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和宣传,这就威胁到了世家大族对儒家经典的释经权,削弱了世家大族对教育的控制。

正因如此,熹平石经标志着汉灵帝与世家大族的矛盾升级。本鬼在前文《为什么有人怀疑黄巾起义其实是世家大族操纵的“黄巾之乱”?》中提到黄巾起义很可能是世家大族操纵的。熹平石经在光和六年(183年)公开,黄巾起义很快就在光和七年(184年)爆发,难说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来源:鬼说历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