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阳光点燃奋斗的激情。14日,记者踏入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林立,各类机械设备往来穿梭,3000余名施工人员“火力全开”,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工程中心、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等建筑“拔节生长”,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
长沙晚报5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金 通讯员 李先强)阳光点燃奋斗的激情。14日,记者踏入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塔吊林立,各类机械设备往来穿梭,3000余名施工人员“火力全开”,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工程中心、图书信息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等建筑“拔节生长”,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
150天完成签约拆迁;6个月完成近1200亩土地划拨;6个月完成一期16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8个月完成16个项目、33栋单体、12000张图纸的设计任务;8个月完成土地清表等11个前期工程;3个月完成“两证一书”等前期报建手续;60天完成180万方土石方平整工程;1年完成所有建设前期工作……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自开工以来,征地拆迁、规划设计、资金筹措、报批报建、前期工程、外部配套、造价管理、招标采购八大板块同步谋划、同步启动、同步推进、同步实施,均取得超常规的工作进展和成效,不断刷新科创港校区建设的“湖大速度”。
在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建设一标段项目中,智能建造板块无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所在,智能化集成、智慧运维、智能建造应用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走进项目现场,四轮激光地面整平机器人、履带式抹平机器人、四盘地面抹光机器人等一系列智能设备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作业。这些 “智能建筑工匠”凭借先进的AI算法,相比传统人工施工,效率提升了30%。而智能建造平台则犹如项目的“智慧大脑”,将人、机、料、法、环等关键要素进行深度整合,实现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物资和成本的可视化、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控。
目前,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一、二标段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各项施工进展顺利:先进半导体技术与应用工程中心、功能核酸基础科学研究中心、数字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地下室顶板(首层梁板)全部施工完成,正在进行首层墙柱、二层梁板施工;新材料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正在进行二层梁板和三层梁板施工;建设速度最快的学生宿舍正在进行十一层梁板施工等。按照计划,科创港校区预计今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2026年6月实现工程竣工,力争在湖南大学定名100周年之际正式投入运营。
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位于湘江西岸,东起潇湘大道、西至潭州大道、北接泉湖大道、南至白云城际主干道,用地规模约1600亩。周边环境优美,紧依3000亩森林公园,白泉河从校区穿流而过,登高可对望江中鹅洲岛。科创港校区距离主校区约18公里,地铁3号线直达,区位条件优秀、交通条件便利、配套设施完善、自然景观优美。
记者通过项目部的沙盘、展板了解到,湖南大学科创港校区立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规划建筑面积约102万平方米,整体分为学科集群、科创孵化、服务交流、生活配套、体育活动五大功能板块,重点布局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未来重点发展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潜力巨大需要重点支持的学科等。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