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季度以来,面对季节转换带来的严峻安全形势,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从“安眼工程”应用、安全专项培训、油污泥治理、标准化井站建设等全方面入手,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季度以来,面对季节转换带来的严峻安全形势,长庆油田采油三厂从“安眼工程”应用、安全专项培训、油污泥治理、标准化井站建设等全方面入手,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全面筹备,强化组织性能。采油三厂为提高各层级履职意识,深入“挖掘”管理短板,制定领导责任、直线责任、属地责任和岗位责任。红井子采油作业区以岗位安全职责为依据,划分干部“承包联系点”和“层级履职点”,绘制月度工作大表,制定针对性措施,全体干部员工深入各自责任田“精耕细作”,分步节点完成任务,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人的行为是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在红井子采油作业区,依托视频预警、生产作业现场监控等系统平台,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用、岗位操作规程。为进一步提升违章行为抓拍和智能分析精度,作业区在HSE履职管理系统中完成常规巡检541项任务、维护作业705项任务的智能终端录入,严密布下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无死角监控生产现场风险隐患的“天罗地网”,“千里眼”职责发挥更加精准高效。
同时,定期在旬度生产会和电子公示栏、工作信息群对违章情况进行分析和曝光,防止责任“悬空”、制度落实不力现象发生。同时,红井子采油作业区积极开展专项安全培训,每月采取理论实践相结合,组室及属地责任人分片承包,开展重点人员培训强化。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业务水平”的员工现状,从采油基础知识培训、岗位专业技能培训、现场实际操作及安全知识培训等方面,精心编排培训内容,并改变以往“课堂”讲授、生产现场实操模式,依托工匠加油站实训基地和VR虚拟培训操作系统,在虚拟场景中完成从设备认知、井站巡回检查、风险辨识到标准化操作的全流程训练,让操作“零风险”。同时,培训组人员和站点员工签订师徒协议,采取“师徒帮带”模式,“一对一”进行答疑解惑。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战略,也是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子。红井子采油作业区根据采油三厂部署制定“井站标准化提升”督办令,各中心站每月上报1个站点进行标准化打造,各组室、各中心站对照进行自查,发现有不符合项、未达标项进行完善,做到定期检查、定期整改,持续改进,逐步扩大标准化井站的治理范围,同时月底专人验收,对验收成果设置专项奖励,对未达标项限期整改。
为确保污油泥治理不落虚地,状态可控,作业区明确直线、属地部门责任,细化清罐、井下作业、日常生产、应急处置等含油污泥管控指标分解,实行“月度通报考核、季度排名约谈、年度业绩兑现”的机制。加强作业现场监管,做到施工环节和施工方案紧密联合,完善防污染设施配备,强化井场内外的油土油泥产生、储存、转运管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安全工作必将是一场持久的战斗,采油三厂将以拼搏的劲头和谨慎的态度,全面构建坚固的安全“篱笆”。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周鹏 通讯员 赵微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