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医生,二甲双胍真的不能吃了吗?可它以前不是说效果很好,还便宜吗?”傍晚的门诊室里,刘大妈满脸疑惑地问道。她的手里紧紧攥着一张刚开的处方,眉头皱成了个“川”字——这张处方上,不再是她用了多年的二甲双胍,而是两种她几乎没听过的降糖药。
张医生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了看刘大妈,微笑着说:“刘阿姨,不是不能用二甲双胍,而是您的情况已经不适合它了。我们换了更适合您的药,疗效更好,还能更好地保护身体其他器官。”
刘大妈半信半疑:“可我听说二甲双胍是‘神药’,怎么现在又不行了?”她的话倒是道出了不少糖尿病患者的心声。曾几何时,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典的降糖药,被誉为“国民降糖药”,几乎是每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医生在开处方时,开始倾向于另外两种药物: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科学道理?
二甲双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它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价格低廉”的优点,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黄金标准”。但近年来,医生们逐渐发现,随着更多新型药物的问世和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需求,二甲双胍虽然依旧是个好药,却并非适合所有人。
刘大妈的病例是个典型例子。张医生在给她调整药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她的肾功能情况。二甲双胍虽然安全性高,但它有一个“死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存在乳酸性酸中毒风险。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不可避免地逐渐下降,二甲双胍的使用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国内外指南,如果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30ml/min,二甲双胍就应该停用。对于那些肾功能已经开始减退但还未到严重程度的人群,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而新型药物如SGLT-2抑制剂,不仅对肾功能影响小,反而能延缓肾功能恶化,更适合这类患者。
二甲双胍的主攻方向是降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威胁远不止血糖升高那么简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并非高血糖本身,而是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却能带来超越降糖的“附加值”。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糖从尿液中排出。它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降低心衰住院率、延缓肾功能恶化。2019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DAPA-HF)显示,SGLT-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
另一种备受推崇的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则从肠道激素入手,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胃排空等机制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患者减重,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GLP-1类药物显然是“减肥+控糖”的双赢选择。
对比之下,二甲双胍的作用似乎显得单一了些。
二甲双胍的常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等,尤其是在治疗初期。这对于一些胃肠功能较差的人群来说,可能会影响用药依从性。而新型药物在副作用控制上表现得更加优秀,患者接受度更高。
张医生一边解释,一边给刘大妈看了几张图表:“阿姨,您看,这是最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数据,显示新型药物在心血管保护、肾病预防和减重上的效果更显著。国际上很多指南都把它们列为糖尿病治疗的首选,尤其是像您这样的合并肾功能轻度减退的患者。”
其实,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治疗指南的更新,也反映了这种变化。例如,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衰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建议优先使用SGLT-2抑制剂或GLP-1受体激动剂。
美国ADA(糖尿病协会)也在2023年更新的指南中建议,不再以“降糖”为唯一目标,而是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药物。
听了张医生的解释,刘大妈点点头,但又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这些新药是不是很贵啊?我这病得吃一辈子药,可吃不起啊!”
张医生也理解患者的担忧。他告诉刘大妈:“确实,这些新药的价格比二甲双胍高,但现在很多药都进入了国家医保目录,费用已经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仅能控糖,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率,从长远来看,实际的经济负担可能会更轻。”
他还叮嘱刘大妈:“无论用什么药,血糖控制只是一个方面,平时的生活习惯更重要。您要坚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体检,才能真正控制住病情。”
在解释完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后,张医生又提到了中医的调理方法:“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和脾胃不足、阴虚火旺有关。像玉竹、山药、茯苓等中药材,能起到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的作用,辅助改善症状。”
他还特别提到一句古话:“药补不如食补”。像薏米、燕麦、苦瓜等食材,既是中医推荐的“药食同源”食物,又符合现代营养学的低升糖饮食原则,适合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
刘大妈拿着新的处方走出诊室时,心里踏实了许多。她明白了,二甲双胍不是不好,而是医生根据她的身体状况,选择了更适合她的药物。而她也意识到,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日常管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科学管理,就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其实,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都不尽相同。药物的选择从来不是“好坏之争”,而是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的过程。无论是二甲双胍,还是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寿命更长。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来源: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