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各地以机械化收割抢农时、以种业创新提产能,用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增产增效。
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各地以机械化收割抢农时、以种业创新提产能,用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发展增产增效。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当地14.3万亩冬油菜迎来丰收,收割机在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上来回作业,随着齿轮转动,一颗颗饱满的油菜籽被快速收割。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平舟镇干部 谭祯杨
谭祯杨表示,以前人工收割要十几天才能收完的油菜,现在改成机械化收割,基本上一天就能全部收完。
今年,这片农田的亩产量预计达到400斤左右。在农机助力下,油菜收割结束后便可马上进入水稻种植。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平舟镇黄平村党总支书记 谭化信
谭化信告诉记者,等到六月份就可以用机械化的插秧方式,把水稻苗全部插完,实现机播、机种、机收的全过程。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剑河县等地的油菜也陆续收获上市。近年来,通过推广稻油轮作模式,引进农机装备、开展技术培训等举措,当地油菜种植水平逐年提高。农技专家也在这段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做好技术跟踪服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荣慧
刘荣慧表示,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技术培训等政策,构建“企业+基地+农户”产业链,实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0%以上,保障年种植油菜10万亩左右,油料产能提升10%。
水稻播种、移栽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在岑巩县,农户们正在操作新引进的印刷播种机,这台形似印刷机的设备将稻种“印”在可降解纸张上,纯植物淀粉胶点将种子精准固定在预设位置,让每粒种子都有合理均匀的生长空间。
贵州兆丰种业有限公司技术员 谌洪树
谌洪树告诉记者,和传统播种比,采用印刷播种技术播种,每亩可节约种子15%到20%,而且出苗比较整齐,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后期管理方便,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除了印刷播种机,该基地还引进了泥浆机配合农户进行水稻育秧,人机协同的作业模式,让耕种效率大幅提高。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 蒋大勇
蒋大勇表示,机械化播种插秧,每亩可节约成本150元到200元,每亩可增产20%左右。
来源:动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