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诈宣传】2025十大反诈公式已出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9:13 2

摘要:骗子冒充警察、检察官或法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告知受害者涉嫌洗钱、贩毒、非法集资等重大犯罪,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情况紧急。甚至还能准确说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让受害者陷入恐慌。

公式一:公检法来电+安全账户=诈骗

骗子冒充警察、检察官或法官,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告知受害者涉嫌洗钱、贩毒、非法集资等重大犯罪,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情况紧急。甚至还能准确说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让受害者陷入恐慌。

接着,骗子抛出 “安全账户” 诱饵,声称避免资金被冻结或用于非法活动,需将资金转移到 “安全账户” 清查或监管。一旦转账,钱就有去无回。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也不会设 “安全账户”。若涉及案件,会当面沟通并出示法律文书和证件。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电话,提到 “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 等关键词,直接挂断,这就是诈骗!

公式二:网恋交友+引导投资=诈骗

“杀猪盘” 是新型网络诈骗方式。骗子在婚恋平台、社交软件广撒网,瞄准渴望爱情、情感空虚的单身男女。精心打造人设,包装成优质对象,通过频繁聊天、关心陪伴,赢得受害者信任好感。

感情基础建立后,骗子以掌握投资平台内幕消息等理由,诱导受害者投资。起初给小额回报增加信任度,随着投入金额增加,骗子控制后台数据,让受害者血本无归。

网恋需谨慎,涉及钱财要格外小心。与网友交往保持清醒,对方提投资、借钱要求,果断拒绝,及时咨询亲友或向警方求助。真正爱情不与金钱挂钩,感情总围绕钱,可能暗藏秘密。

公式三:兼职刷单+小额返利+持续投入=诈骗

骗子在社交平台、兼职网站,通过短信、电话发布兼职刷单信息,打着 “足不出户,轻松赚钱”“高额佣金,日结工资” 旗号,称动动手指就能赚高额报酬。

受害者被吸引联系骗子后,先安排关注公众号、点赞视频、刷销量等简单小任务,完成后给小额返利。看似轻松赚钱,让人放松警惕。

尝到甜头后,受害者被骗子诱导下载刷单 APP 做 “进阶任务”,任务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增大。为获得更高返利,投入更多资金,完成任务提现时,受害者的账户被冻结或提现申请被拒。

骗子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投入资金,如完成连续任务解冻账户、缴纳手续费提现、充值激活账户等。

很多人在利益诱惑和不甘心的心理驱使下继续投钱,却始终无法提现,最后发现被骗,骗子已消失。

刷单违法,别存侥幸心理。天下无免费午餐,不会有轻松赚大钱好事。遇到此类情况保持清醒,不被小利迷惑,及时止损。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报警,提供证据配合调查,争取挽回损失。

公式四:冒充熟人+紧急借钱=诈骗

工作时突然收到领导微信,称有急事需马上转钱,强调事情紧急别声张;或刷社交软件时,久未联系的朋友发来消息,称遇麻烦急需用钱周转,承诺过几天还。

很多人出于对熟人信任和帮忙心理,来不及多想就转钱,回过神想确认时,已被拉黑,才知上当。

无论对方是谁,涉及转账汇款,都要充分核实,不能轻易相信。信息泄露时代,个人信息、社交账号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遇到熟人借钱,务必通过电话、视频或当面核实对方身份。

公式五:快递丢失+索要验证码=诈骗

受害者接到电话,对方自称知名快递公司客服,语气诚恳,准确说出姓名、地址和购买商品信息,告知受害者快递丢失,公司给予高额赔偿。受害者虽懊恼但想着能获赔偿,没太在意。接着,对方提出需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验证码等信息完成理赔流程。

此时要千万小心!这可能是精心策划的诈骗。验证码是账户安全最后防线,泄露后果不堪设想。骗子诱导受害者交出验证码,盗刷银行卡资金。

接到快递丢失理赔电话,保持冷静,可通过官方渠道(如快递公司官方客服电话、官方 APP)核实快递真实情况。千万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送的链接,不要提供个人信息和验证码。验证码如同账户“钥匙”,给了别人,账户就像敞开大门的房子,任人“掠夺”。

公式六:游戏装备赠送+扫码领取=诈骗

骗子在游戏公屏聊天、社交群组、游戏直播弹幕发布诱人消息,如“免费领取顶级游戏装备,限时福利,先到先得”“扫码即可领取限量版游戏皮肤,让你的角色独一无二”。

受害者被吸引后,进入看似正规的游戏页面,被要求填写手机验证码、密码等信息,甚至可能要输入手机验证码。

一旦按要求填写,受害者的账号就处于危险中。骗子利用受害者提供的账号和密码,洗劫游戏装备、游戏币等虚拟财产。更甚者获取受害者手机验证码,盗刷与账号绑定银行卡资金,令受害者遭受更大损失。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尤其在虚拟游戏世界。遇到以赠送游戏装备为由,要求扫码填写账号密码等信息,千万不要轻信。

公式七:陌生购物广告+私下转账=诈骗

骗子在微信、QQ、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极具吸引力的虚假购物广告。商品价格低廉、款式新颖,如名牌包官方旗舰店售价几千元,广告中只需几百元;限量版运动鞋、热门电子产品等,都以超低价格诱惑消费者。

受害者被广告吸引主动联系询问商品详情,骗子热情沟通解答疑问,逐渐让人放松警惕。接着,骗子以各种理由诱导私下转账交易。受害者按要求转账后,要么收不到商品,要么收到假冒伪劣产品。想联系卖家退款,对方已消失。

在社交平台看到陌生购物广告,要保持警惕,不被低价迷惑,不要进行私下转账交易。购买商品尽量选择正规购物平台,通过平台交易流程支付。

公式八:航班取消+退改签付费=诈骗

受害者订好机票准备出行,突然接到电话,对方自称航空公司客服,语气焦急,告知航班因机械故障、恶劣天气等原因取消。为不耽误行程,骗子称可以帮受害者办理退改签手续。

接到航班取消通知,不要慌张,更不要盲目相信对方话语。要通过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官方 APP 或者机场的公告等正规渠道,核实航班的真实情况。

公式九:无抵押低息贷款+先付费=诈骗

骗子打着 “无抵押、低利息、快速放款” 旗号,在网络、短信等各种渠道发布虚假贷款信息。受害者被骗子吸引主动联系后,骗子称需手续费、保证金、保险费、验证费等费用,承诺支付后马上放款。受害者按要求支付费用后,要么贷款迟迟不到账,要么对方直接消失,钱打了水漂。

贷款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机构不会要求在放贷前收费。有人推荐贷款并要求先付费,一定是诈骗。

公式十:客服+关闭服务=诈骗

骗子冒充客服,称用户开通了 “抖音电商直播会员” 等服务,如不关闭,连续2个月每月自动扣费几百元。骗子诱导受害者通过QQ、电话等方式联系 “金融客服专员”,“专员” 要求受害者将本人银行卡内资金或在网贷平台申请的贷款转入指定账户 “验资” 或 “验贷”。

随后,“金融客服专员”以“操作失误”“审核失败”等理由,让受害者不断往指定账户转账,直至掏空钱包。

凡是自称客服人员,以“抖音电商直播会员”“微信百万保障”不取消会自动扣费、影响征信为由,引导账号“转账汇款”,都是诈骗。拒绝与陌生人“屏幕共享”,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来源:郏县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