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消息,今年4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车企比亚迪以覆盖欧洲14国、11123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6253辆,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全面领跑。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消息,今年4月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中国车企比亚迪以覆盖欧洲14国、11123辆的月销成绩,远超特斯拉的6253辆,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场全面领跑。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崛起,更预示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全新阶段。
在德国,比亚迪今年4月销量为1566辆,同比激增120%,远超特斯拉的885辆,同比下降45.9%。在英国,比亚迪4月销量达到2511辆,同比增长654%,而特斯拉的销量仅为512辆,同比暴跌62%。在法国,比亚迪销量为2064辆,领先特斯拉的863辆。
在西班牙,比亚迪销量为1545辆,远超特斯拉的571辆。在意大利,比亚迪销量为1683辆,成为该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品牌,市场份额为10%。除了上述提及的国家,比亚迪在欧洲其他国家的销量成绩也可圈可点,如丹麦等国家。
在欧洲,比亚迪哪些车型更受欢迎呢?从统计数据来看,在2025年4月比亚迪欧洲销量中,元PLUS(Atto 3)、海豹(Seal)、宋PLUS DM-i等车型表现突出。
在意大利市场,比亚迪凭借多款车型打开局面,元PLUS作为其中重要一员,满足了当地消费者对于城市通勤车型的需求,助力比亚迪在意大利市场取得优异成绩。2025年4月比亚迪在意大利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卓越,以1683辆的累计注册量登顶销量榜首,市场份额达到11.5%,元PLUS功不可没。
在法国市场,2024年比亚迪海豹车型荣获法国《AutoPlus》读者评选的“电动汽车类别第一名”,同时获评法国知名汽车媒体Auto Moto授予的“最佳新兴外国品牌”奖项,为其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在2025年4月,比亚迪在法国销量达2064辆,对比特斯拉的销量863辆保持领先优势,海豹车型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西班牙市场,2025年4月比亚迪销量增长至1545辆,远超特斯拉的571辆,宋PLUS DM-i凭借其插混优势,满足了西班牙消费者对于长途出行与城市通勤的双重需求,成为推动比亚迪在西班牙市场销量增长的重要车型之一。宋PLUS DM-i搭载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在馈电油耗、综合使用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的实测中,其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3.8L,较特斯拉Model Y的综合使用成本低42%。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核心在于其技术实力雄厚。刀片电池技术作为其王牌,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全面超越特斯拉的三元锂电池。在德国权威测试机构ADAC的针刺实验中,比亚迪刀片电池在穿刺后表面温度稳定在30-60℃,无起火爆炸现象,而特斯拉Model 3搭载的21700电池在相同测试中温度飙升至500℃以上。这一技术差异直接转化为市场优势——比亚迪车型在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的碰撞测试中,电池安全得分比特斯拉高出18%。
在混动技术领域,比亚迪DM-i超级混动系统展现出颠覆性优势。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的实测中,搭载该系统的宋PLUS DM-i百公里馈电油耗仅为3.8L,较特斯拉Model Y的18.6kWh/100km电耗(按西班牙平均电价换算)综合使用成本低42%。这种"可油可电"的双重保障,完美契合欧洲用户对长途出行与城市通勤的双重需求。
智能化层面,比亚迪DiPilot 4.0系统已实现L3级自动驾驶能力,在荷兰A2高速公路的实测中,其自动变道成功率达98.7%,较特斯拉Autopilot的92.3%高出6.4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比亚迪在欧洲市场标配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将激光雷达下放至20万元级车型,而特斯拉FSD在欧洲选装价格高达8,000欧元,形成鲜明对比。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产品、渠道、供应链的布局策略也是其销量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在车型布局方面,比亚迪在欧洲采用的是双线并进的产品布局思路,即对欧洲市场能源转型节奏和用户需求差异,推出纯电(BEV)与插混(PHEV)双技术路线。例如,在充电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北欧市场主推纯电车型,而在南欧部分国家同步引入插混车型,满足用户对长途续航和补能便利性的需求。
同时比亚迪在欧洲布局的是高端化与场景化产品矩阵,即通过“王朝+海洋”双系列覆盖主流市场,同时以腾势品牌冲击高端。腾势Z9GT在米兰发布时,凭借易三方平台技术(如180km/h高速爆胎稳定控制)吸引高端用户,而海豹、宋PLUS DM-i等车型则以高性价比切入大众市场。此外,针对欧洲家庭出行需求,推出7座版唐EV,满足多人出行场景。
在渠道拓展方面,比亚迪的扩张也是神速。数据显示,比亚迪在欧洲门店的数量从2024年初的不到30家增至2025年的超120家,重点布局德国、英国、法国等核心市场。
在德国,比亚迪通过与Hedin Automotive集团合作,快速渗透巴伐利亚、北威州等传统汽车工业重镇。2025年4月,其在慕尼黑开设的欧洲最大旗舰店,单日客流量突破1,200人次,试驾预约排至两周后。这种"体验优先"的策略,使比亚迪在德国的品牌认知度从2024年初的12%提升至2025年4月的37%。
在意大利,从2023年6月首店开业到2025年5月,比亚迪门店数量从0暴增至47家,覆盖米兰、罗马、都灵等所有主要城市。这种"网格化"布局以及"1+N"渠道模式(1家旗舰店+N家卫星店)使试驾转化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有力推动了销量的增长。
比亚迪还通过与Tiriac Auto、DAB Auto等本土经销商合作,快速渗透罗马尼亚等新兴市场。2025年计划在罗马尼亚开设30个销售点,并通过与充电运营商合作,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此外,比亚迪也致力于供应链和生产本地化。比亚迪在匈牙利建设欧洲首座乘用车工厂,计划2026年投产,年产能15万辆。该工厂不仅降低关税成本,还缩短交付周期至4 - 6周,较进口车型提升30%效率。同时与欧洲电池供应商合作,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为销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比亚迪本地化生产供应将会进一步助力其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突出表现,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更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缩影。当传统汽车强国还在燃油车时代的辉煌中徘徊时,中国品牌已经凭借技术创新、战略定力与本土化运营,在成熟汽车市场完成对全球巨头的超越。这场胜利的深层启示在于:在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革命中,后来者完全可以通过颠覆性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比亚迪的欧洲征程,正在书写全球汽车产业权力转移的新篇章。
来源:核芯产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