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里,一条体长30多厘米的泥鳅在水中游弋,细长的身体上布满了细小的淡金色鳞片,四对胡须如同飘动的绸带,全身的鱼鳍也尽数展开,乍一看竟与《西游记》里的东海龙王有七分神似。
世上真的有龙?
在中国,关于龙的物件、传说等层出不穷,甚至有不少民间故事都记录了和龙相关的事情,其中《叶龙好龙》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但是龙真的存在吗?
2025年5月11日,IP显示为浙江杭州的博主@龙鳅渊记晒出了自己饲养的龙形泥鳅,同时配文字说道:养了泥鳅才明白古人为什么会叫它堕龙!
视频里,一条体长30多厘米的泥鳅在水中游弋,细长的身体上布满了细小的淡金色鳞片,四对胡须如同飘动的绸带,全身的鱼鳍也尽数展开,乍一看竟与《西游记》里的东海龙王有七分神似。
有意思的是,这条泥鳅并非孤例。早在今年2月,云南大理一位男子就因饲养36厘米的“青铜鳞泥鳅”登上热搜,当时中科院专家解释这是水质改善引发的返祖现象。
广西凤山地下溶洞新发现的透明“长须原花鳅”,更因血管内脏清晰可见被当地人奉为“真龙现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千年龙文化的传承,中国人对龙形生物的痴迷,似乎早刻进了文化基因。
看完这位博主发布的视频,一条小小的泥鳅居然也能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有网友则表示,有龙运无龙行,泥鳅又称堕龙,当年哪吒骂东海龙王就是你这条老泥鳅。
在这部分网友眼中,泥鳅永远是泥鳅,就算名字里面沾上了一个龙字,似乎也不能改变它们是泥鳅的身份,但是在一些神话故事中,也有泥鳅成功化龙的案例,这也给予它们无限的希望。
可能是被这位博主晒出的龙形泥鳅震撼到了,有网友表示看到这,越来越相信真的有龙存在,下大雨的时候有鱼上水的现象,鱼都能借雨而上,更别说龙。
龙在神话故事中是拥有强大能力的存在,但是这终究是故事,截止到目前似乎也没有谁真正见过龙,或者说能拿的出证据证明有龙存在。
也有网友分析道,还真别说,游动的身姿确实好像一条龙!老祖宗诚不欺我啊,古人应该会把这种大泥鳅当成龙的什么孩子吧,幼龙啥的。
这位网友的分析的确不无道理呀,古代君王以龙为权力的象征,大肆宣扬龙的存在,这或许就是他们巩固自身地位的一种手段吧。
《山海经》记载的“龙鱼”,被学者考证为古代人对鳄鱼、蟒蛇的混合想象。而民间传说中的“堕龙”,则与泥鳅结下不解之缘,相传触犯天规的龙族被贬凡间,困于淤泥不得飞升,只能化作“有龙骨而无龙相”的泥鳅。
在云南周城村,至今流传着明代嘉靖年间的传说:洱海现龙形巨鳅,三日乃去,当年便五谷丰登。广西民间则将溶洞里的透明盲鱼视作“地龙”,认为它们镇守着地下世界的宝藏。
至于《西游记》里孙悟空骂四海龙王“老泥鳅”,看似是玩笑,实则暗合古籍《滇南虞衡志》的记载:“澜沧江有鳅,大如儿臂,土人谓之堕龙。”
当传说照进现实在浙江金华的古村落,我们找到了87岁的非遗传承人陈阿婆。她摩挲着祖传的龙纹陶罐,道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民俗:“旧时造新屋,要在梁下埋三条泥鳅,这叫地龙护宅。泥鳅钻得深、活得久,寓意家族根基稳固。”说着,她指向陶罐上的纹样,分明是条蜿蜒的泥鳅,却被工匠添上鹿角鹰爪,成了腾云驾雾的龙。
这种文化嫁接在当代有了新演绎,某短视频平台关于养鳅化龙的话题播放量突破5亿,年轻人给鱼缸装上LED灯带,把泥鳅游弋的光影拍成“神龙摆尾”,还有人用AI将泥鳅照片转成水墨风,配文“虽困浅滩,心向九霄”。
当我们追问“世上是否有龙”时,或许该听听云南养鳅人王师傅的话:“我养了十年泥鳅,看它在水里一弓一伸地游,就像看见自己在地里弯腰插秧。你说它是龙?我倒觉得,能把日子过得有龙的精神气儿,比什么都强。”
来源:野钓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