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驳领结构设计方法应用比较 才智服装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0:40 1

摘要: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对翻驳领纸样结构及其几种常见方法的技术处理,从翻驳领的本质出发,找出共性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并加以总结。

翻驳领结构设计方法应用比较分析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彭云怡

摘 要:本文主要讲述对翻驳领纸样结构及其几种常见方法的技术处理,从翻驳领的本质出发,找出共性进行比较、分析、归类,并加以总结。


这几期才智服装讲讲领子:翻驳领又称翻领,它由领座、翻领和驳头三部分组成。在服装行业中习惯把衣领翻出部分的上部称为领子,下部称为驳头。翻驳领的变化因素包括翻驳点的高低、领嘴的位置和形状、领面及领底的宽度等。根据翻驳领的结构,前胸部都是敞开式的,并不强调领围尺寸,特别是前领围,而主要在于衣领与领围的配合。在领围结构中,由于领围横度的取值涉及到衣着的合体和平衡,因此领围横度的取值是领型结构的关键。而对领型直度的取值,主要随领款的造型需要而变化,并不十分强调制图数据,只属于领子的造型部位。

翻驳领结构具有所有领型结构的综合特点, 它是服装结构设计中用途最广、技术性最强、结构最复杂的一种领型,其结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领窝、驳头、翻领领片3 个部分。其中驳头的设计具有美观性和原理性的特点;领窝的设计则有程式化;难点是翻领领片的倒伏量的设计。本文主要就驳头和翻领两个方面分别作一个比较分析。

1 常见翻驳领结构方法

1.1原理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在国内及日本制衣业中经常采用到, 是一种较传统的设计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领底线弯曲来增加领子外围线的长度, 而使领子产生翻折松度以满足肩领翻折的需要.其制图关键是领底线弯度, 即倒伏度的确定. 肩领底线倒伏的程度可用倒伏度或倒伏角来衡量, 倒伏度的大小决定了领口与人体颈部合体的程度.倒伏度受款式变化的多种因素制约, 例如, 肩领领面与领座宽度之差、领口高低、肩线斜度、面料弹性等都会影响倒伏度的大小. 因此在设计中往往需要根据经验来分析各种可变因素制定比较合理的倒伏度. 日常西装的领嘴为八字型平驳领, 肩领领面宽 3. 5 cm, 领座宽2. 5 cm, 翻领止点在腰线上下各 3 cm 范围之内, 倒伏量则取2. 5 cm, 其倒伏角约17°, 作法见图1.

(图1)

1.2 第二种经验法

根据我国的传统裁剪方法,简便确定倒伏量的方法,一般采用在驳口线顶点量出17cm的线段,按领的宽度来移动确定倒伏量的值,既简便又实用。具体操作方法,举实例来说明,如图2。


(图2)

其步骤如下:

①定翻折角。以顶点O 为圆心、17 cm为半径向后领部画弧, 并取相当于后领面宽度值的弦AB, ∠AOB 即为翻折角, OB 线即为后领翻折线。

②画领座及领后中线、后领面。距OB线3 cm (领座宽度值) 作平行线即为领座底线, 由肩线沿领座底线向后取后领弧长#定领后中线, 根据后领面宽画出领子后部轮廓, 并与前部轮廓协调画圆顺。由于顶点O 是前后领翻折线的转折点, 而穿着时该处是弧形转折, 故应修成弧形, 肩线处领轮廓也与之相呼应。同时修顺领与前衣片重叠部分的领底线。这部分关键是掌握翻折角的使用量, 翻折角的大小决定了领面外围容量, 以领面宽和领座高为依据所设计的翻折角为基准翻折角, 这时领面和驳头平整地服贴于前衣片。

一般说来, 设计领宽所对应的翻折角不小于基准翻折角, 否则领面外围太紧, 领口拉大变形, 使肩胸部挤出皱褶;并且领面紧扣于颈部, 穿着时颈部感觉不适。

2.1翻领松度的原理性研究方法应用后翻领的领面与领座的差对翻领松度的影响,即后领领面的变化设计: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颈高是一定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领座宽(一般为2.5~3cm,这里假设为3cm)

是不变的。当领面宽度增加时,必然向肩的外部延伸,其结果使翻领的上领口线长度增加,这就意味着翻领底线弯曲量增加,即要增大翻领松度的值。为便于获得翻领松度,暂不考虑工艺因素。翻折领结构设计的过程可知,当后翻领的领面大于4cm时,领面越宽,其穿着对应的人体部位逐渐从脖颈延伸到肩膀,因此,其外领弧越来越长,原来的翻领松度明显比实际的翻领松度要小,则出现爬领现象,必须增大领外弧线长才能让领片服帖在肩膀上。以图3的范例可知,领外弧线增加的量(外领弧长/2 一领窝弧长/2) =M-N,即为翻领松度@。


(图3)

2.2 原理和经验相结合的方法

驳头的结构设计包括驳点、驳头宽、领嘴和串口线4 个部分的设计。其通常的设计方法举例如图4 所示。

①驳点的设计。驳点的高低是领型设计的关键,变化也最多。一般是BL 至WL线以下8cm,不同的驳点高低其有不同的领型结构和风格。腰围线以上至胸围线以下2 - 4 粒扣西服粒扣西服,胸围线以上为4 - 5 粒扣粒扣西服。

②驳头宽的设计。驳头宽一般取前中线至前中线以外10cm 的数值

来设计。

③领嘴的形状和弧度可以自由设计。但正规的男西服设计值在80

- 90度之间。女装可以随意些。

④串口线的角度和高低可以任意设计,根据设计的需要而定。但

一般是前中点上下浮动来确定。角度一般在肩线的区域内设计。

领嘴的上下唇长的男装一般是下面长上面0.5 - 1cm;当然,女装

可以自由设计。但一般的常用款式具有一定的程式化设计数值。


(图4)

综上所述,设计翻驳领的方法有很多种,不管是经验法还是原理法,其最终都有异曲同工的效果,设计者可根据自身对翻驳领结构的理解程度不同,以及喜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设计翻驳领的方法。

参考文献更多相关教程:才智服装

[1]张道英.衣领结构设计中翻领松量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

[2]刘瑞璞.服装结构原理与技巧[M ].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3]薛鸣.翻驳领中翻领松度的处理技巧[J]. 职大学报

[4] 陶辉. 翻驳领的翻驳领的结构设计方法研究和改进_服装结构设计[M ].中国纺织出版社,

来源:服装制版教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