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布,47岁的黄晓明赫然在列。这位手握华表奖、金鸡奖的“霸总专业户”,报考“戏剧策划”专业的消息迅速引爆热搜。视频显示,他用“一指禅”在打字,他的打字法——网友戏称:“以这速度,博士论文写完得等诺贝尔奖过期。
2025年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公布,47岁的黄晓明赫然在列。这位手握华表奖、金鸡奖的“霸总专业户”,报考“戏剧策划”专业的消息迅速引爆热搜。视频显示,他用“一指禅”在打字,他的打字法——网友戏称:“以这速度,博士论文写完得等诺贝尔奖过期。”
黄晓明的打字速度早非秘密。2021年,他曾被曝16分钟内打出465字回复争议,平均每分钟29字,仅为普通人打字效率的一半。网友据此计算:若以2万字博士论文为标准,需连续打字33小时;若按每天写1小时,则需近一年完成。而现实中,博士论文通常需3-5年,网友调侃:“十年起步,上不封顶。”
从曝光的视频中看得出,黄晓明连26个字母的位置都不是很熟悉,打字的时候还询问工作人员,“F键”在哪儿?他这一系列行为让在座一旁的工作人员哭笑不得,旁边的工作人员跟黄晓明开玩笑的说道“你这个打字速度恐怕要失业”。
更引发争议的是其“同等学力考生”身份——无硕士学历,仅凭行业经验与奖项报考。尽管其制片人经历与专业契合(如《琅琊榜2》制片),但公众仍质疑:明星考博是“镀金”还是真学术?
黄晓明对打字短板毫不避讳。2019年宣传《烈火英雄》时,他坦言“不会电脑”,自嘲“挺土的”。2021年护妻事件中,他16分钟速回465字,被疑团队代笔或使用语音输入。如今考博消息一出,网友建议“上戏配语音输入法,否则毕业典礼改期”。
事实上,科技早已为效率难题提供解法。语音输入技术成熟度达98%,可实时转文字;AI写作助手能辅助文献综述与逻辑梳理。若黄晓明会用善用工具,效率问题或迎刃而解。
网友的调侃也说明了对明星学术的复杂心态。一方面,“十年写论文”的梗被制成表情包传播,甚至关联其离婚官宣“12字简讯”旧事;另一方面,理性声音指出,学术研究核心在于质量而非速度,且其行业经验或为研究注入实践视角。
与普通考生相比,明星的资源优势(如团队协助、行业数据获取)是否构成不公?上海戏剧学院表示将严格审核学术成果,但公众仍呼吁透明化评审流程。
面对质疑,黄晓明并非无准备。早在《金蝉脱壳2》中,他为演硬汉苦练咏春、健身塑形,甚至攻克英语台词;近年更谨慎选角,凭《烈火英雄》去油成功。此次考博,或许是他摆脱“霸总”标签、向学术领域拓展的又一尝试。
黄晓明的“打字危机”,实为公众对明星学术化浪潮的一次集体审视。当娱乐化调侃遇上严肃学术,争议的最后不应停留于键盘速度,而应回归学术本质——能否推动行业进步。
在这场全民玩梗的狂欢后,我们看到了网络时代娱乐的传播特性,也见证了观众对明星"接地气"一面的热烈追捧。正如网友说的:"等他毕业,毕业论文致谢第一句肯定是——'首先,我要谢谢网友的鞭策'。"
来源:明年再去想昵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