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九嶷山下驻村路:五年绘就振兴新画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0:51 1

摘要:阳春三月,宁远县九嶷山脚下的东江村,千亩油菜花海在东江河两岸绽放,青石板路串联起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村民在电商直播间热情推介山货。这是宁远县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以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写照

本网讯(通讯员 魏阳涛 柏玉姣 王成标)阳春三月,宁远县九嶷山脚下的东江村,千亩油菜花海在东江河两岸绽放,青石板路串联起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村民在电商直播间热情推介山货。这是宁远县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以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乡村振兴之路的生动写照。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聚民心

“多亏驻村工作队带着党员修通产业路,沃柑能运出大山了!”中和镇保和村脱贫户杨红英说。近五年来,全县驻村工作队以“党建+”模式激活基层治理,通过“田间党课”“乡村夜话”等活动,落实“三长制”,16908名“邻长”结对帮扶118650户农户,解决民生问题2463件,推动29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后进变先进”。

仁和镇舂水村曾因党组织战斗力弱被定为软弱涣散村。2023年5月,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进驻后,引回致富能人任村党总支书记,吸纳大学生进入村委,党组织面貌焕然一新。两年来,工作队和村“两委”解决路灯、道路硬化等10余项问题。全县150支驻村工作队推进村级班子评估和后备力量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1025人,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

产业造血:三链融合促增收

“今年线上销售额翻倍,带动320多户乡亲增收!” 柏家坪镇可亭村返乡大学生欧阳瑶力借助“产业链+就业链+利益链”模式,直播销售宁远特产。全县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制定586项产业规划,发展96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申请帮扶资金1.16亿元,带动4000余农户就业。创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机制,17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占比42%。

市司法局等驻清水桥镇刘家坪村工作队打造420亩糯高粱育种基地,带动120户农户就业,年均产值210万元,利润168万元。县政府办驻下灌村工作队推行“烟-稻-油菜”轮作,建成千亩观光示范基地,带动乡村旅游,户均年增收8万余元,该村获评“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绿色蝶变:生态宜居焕新颜

“以前污水横流,现在村里像公园!”九疑瑶族乡西湾村村民张国良感叹。五年来,全县驻村工作队以“微改造、精提升”理念,创新“绿色积分超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11个省级、1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省环保厅驻西湾村工作队以废弃矿山土地入股,建成九嶷山兔文化产业园,带动旅游发展,村庄环境焕然一新,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省红十字会驻东江村工作队开展风貌改造,拆除危旧建筑,建设“五小园”和美丽庭院,发展观光旅游,成功举办多项节庆活动,获评“2024年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

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新活力

驻村工作队用文旅融合激活宁远乡村,盘活古村资源,复原非遗工坊,打造田园综合体和红色研学线路。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驻水市镇大界村工作队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结合,发展民宿产业,打造红色讲堂,接待研学团队成员5000余人,该村创建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县纪委监委驻冬瓜冲村工作队修缮土楼建成17栋民宿,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

创新治理:共建和谐乡村

驻村干部通过建立议事会、推行村务公开、开展法治宣传等创新基层治理。市委网信办驻鲤溪镇枫木山村工作队做实“三长制”,化解矛盾,申请数字乡村项目,推进治理线上化。县水利和库区移民事务中心驻九疑瑶族乡牛亚岭村工作队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将小山村打造成旅游景点和非遗传承地,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宁远县驻村工作队坚守为民初心,用五年实践书写“山乡巨变”。随着“乡村振兴顾问团”“新农人孵化基地”等长效机制建立,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图景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