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保险是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柱。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当前基层经办服务仍存在政策知晓率低、办事效率待提升、基金监管压力大等问题,亟需立足县域实际,从宣传引导、服务优化、监督管理三方面综合施策,切
本报讯(通讯员 郭欢)社会保险是保障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支柱。作为民生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当前基层经办服务仍存在政策知晓率低、办事效率待提升、基金监管压力大等问题,亟需立足县域实际,从宣传引导、服务优化、监督管理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
立体化宣传,让社保政策“听得懂、用得上”。石泉县针对农村地区信息传播特点,构建多维宣传体系。在镇村主干道设置社保政策“明白墙”,用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形式解读参保流程。利用村级广播站制作方言版“社保晨课”,在农闲时段循环播放。建立“赶集日宣传队”,在乡镇集市设置流动咨询台,现场演示手机缴费操作。
精细化服务,让群众办事“少跑腿、更顺心”。大力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用好政务中心社保“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针对老年群体制作“大字版”服务指南,配备老花镜等适老化设施。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对主要材料齐全的申请先行办理,允许通过微信传送补充材料。在较偏远乡村设立“社保代办点”,由村文书担任协理员,提供代收材料、代领证件服务。组建“社保移动服务队”,对行动不便群体开展上门认证、生存验证等服务,确保服务不落一人。
常态化监管,让社保基金“守得牢、管得住”。构建“双随机+定向复查”监管模式,每月按5%比例随机抽查业务档案,对高龄参保、异地就医等高风险业务实行100%复核。建立乡镇交叉稽核制度,每季度抽调业务骨干开展异地互查,破除“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在服务大厅设置“阳光投诉箱”,实行投诉建议“三日办结制”。建立典型案例通报机制,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基金安全防线。
来源:西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