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三里屯的咖啡店外,一位戴渔夫帽的少女弯腰系鞋带,路人随手拍下的侧脸照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这是田雨橙,那个曾经在《爸爸去哪儿》里扛着小树苗满山跑的风一样的女子。十年过去,她17岁的锁骨线条依然能扛住运动背心,但微微凸起的唇角和略显紧绷的下颌线,却让部分网友操
风一样的女子突然被街拍绊了一跤?17岁森碟的侧脸,戳破了多少人的完美滤镜
北京三里屯的咖啡店外,一位戴渔夫帽的少女弯腰系鞋带,路人随手拍下的侧脸照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这是田雨橙,那个曾经在《爸爸去哪儿》里扛着小树苗满山跑的风一样的女子。十年过去,她17岁的锁骨线条依然能扛住运动背心,但微微凸起的唇角和略显紧绷的下颌线,却让部分网友操碎了心,怎么越长越像我表妹换牙期的模样?
这场由一张街拍照引发的找不同大赛,意外撕开了娱乐圈最隐秘的角落。当李湘女儿王诗龄的牛津大学offer和森碟的网球拍同时出现在热搜榜,一场关于星二代成长模板的暗战悄然打响。有人翻出叶一茜五年前希望女儿快乐就好的采访片段逐字解读,有人把田亮夫妇社交账号里精修过的侧脸图放大对比,甚至搬出医学论文论证17岁少女下颌线后缩是否正常。这场闹剧最魔幻之处在于:当30万网友在评论区争论“牙床不对称算不算缺陷”时,没人注意到森碟左手腕上被汗水浸白的网球手绳。
还记得2013年《爸爸去哪儿》开播时,田雨橙扎着冲天辫在泥潭里打滚的模样,承包了全国观众的笑点。节目组精心设计的萌娃人设,让这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成了国民闺女。但没有人告诉观众,童话里的公主不需要每天四点起床练球。如今打开田亮微博,置顶视频是森碟在澳网训练时被球拍磨破手的特写,弹幕里却飘过“这手怎么比上次直播糙了这么多”的吐槽。当明星家庭选择让孩子走职业运动员道路,那些被精修图过滤掉的茧子和晒斑,反而成了大众窥探真实的窗口。
有趣的是,当森碟在球场上挥拍时,网友会赞叹这肌肉线条比超模还绝,可转脸看到她素颜吃汉堡的侧脸照,又有人哀嚎下颌线消失是衰老前兆。这种割裂的评判标准,暴露出大众对星二代”的病态期待,既要保持童年滤镜里的无瑕感,又得具备成年人精修过的攻击性美貌。更荒诞的是,某些自媒体用放大镜对比森碟和王诗龄的面部特征时,却选择性忽略了前者刚拿下青少年网球联赛亚军的事实。就像某条高赞评论说的,我们忙着给女孩的侧脸打分,却没人问她能不能打赢下一场比赛。
这场风波最耐人寻味的,是网友们集体无意识的越界。从医学角度分析颌面发育属于合理讨论,但把骨性特征和育儿能力挂钩就显得荒谬。某三甲医院正畸科医生无奈吐槽,17岁正是颌骨重塑期,现在焦虑下颌线就像担心小树苗还没长成就嫌它不够笔直。更值得玩味的是,当王诗龄被拍到在牛津图书馆熬夜复习时,舆论场反而异常宽容,而森碟选择成为职业运动员,却要承受不好好读书的质疑。这种双标背后,藏着整个社会对完美人生轨迹的执念,必须按剧本从萌娃变成学霸,中途任何偏差都是事故。
在舆情逐渐降温的深夜,某条被折叠的评论获得了罕见的高赞,她左眉骨那道疤,是去年全锦赛摔的,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所有关于完美模板的幻想。或许我们早该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从不是把人生切成精修九宫格,而是允许侧脸长出青春期的棱角,允许手心磨出训练的茧子,允许笑容里带着没擦干净的汗。当森碟再次出现在澳网赛场时,她依旧戴着那条洗得发白的运动手绳,那上面缠绕的不只是细绳,更是一个少女拒绝被定义的倔强。
来源:独自椅娱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