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休就像职场人的卸妆水,前半生端着的人设,全在最后三个月现了原形。有人优雅谢幕成行业传说,有人偏要学孙猴子大闹天宫,临了还要在功德簿上撒泡尿宣示主权。
退休就像职场人的卸妆水,前半生端着的人设,全在最后三个月现了原形。有人优雅谢幕成行业传说,有人偏要学孙猴子大闹天宫,临了还要在功德簿上撒泡尿宣示主权。
退休这场终极大考,考的不是资历深浅,而是体面存量。
【第一章:吐槽大会变社死现场】
要说退休界的作死冠军,非我们李科长莫属。退休当天在食堂拍案而起,从1988年分房不公骂到2023年团建选址,活生生把送别会开成维权直播。结果第二天痛风发作,120拉走的路上还不忘叮嘱:"别找市医院,那院长是我骂过的关系户!"
单位就像前任,分手时翻的旧账,都是当年你甘之如饴的糖。
后来听行政部小张说,老李的病历本还是原单位领导帮忙插的队。这魔幻现实让我想起二叔的金句:"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早晚得噎着。"
【第二章:秋后算账成职场笑话】
张工的退休复仇记更绝。退休前夜化身人形举报机,把二十年前的考勤异常、十年前的报销单全翻出来。结果纪委来查了三个月,发现老王当年抢他项目是领导班子集体决议,反倒查出他2015年多报了48块出租车费。
职场恩怨就像隔夜茶,刚泡上时值千金,放馊了倒赔茶具钱。
对比隔壁局退休的老处长,人家给司机班小王都写了感谢卡:"记得2017年暴雨天绕路送我老母亲就医。"现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桥牌,给他让座的人能从三楼排到停车场。
【第三章:蚂蚁搬家现原形】
前年退休的老刘,绝对是把"节俭"刻进DNA的奇人。退休前半年就开始蚂蚁搬家,今天顺走两包打印纸,明天薅走三盒曲别针。结果单位装修时,在他二十年没换锁的抽屉里,翻出计划生育年代的宣传手册——敢情这是给孙辈准备历史教材呢?
顺公家东西就像藏私房钱,你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其实全在保洁阿姨的表情包里。
最绝的是老刘退休三年后,单位年轻人聚餐还在玩"找刘叔"游戏——谁能在办公室找到老刘顺过的东西,这顿就免单。上个月有人翻出2008年的订书机,里面还有他当年偷塞的备用钉。
【第四章:退休宴成照妖镜】
王主任的退休宴堪称人间清醒剂。摆了20桌只坐满6桌,来的多是等着回收份子钱的老伙计。财务科小吴随了600块,转头就在群里吐槽:"这钱够我半个月通勤费,王主任倒好,直接升级成广场舞至尊VIP。"
退休宴就像爱情买卖,你以为是情义无价,其实都在暗地标价。
对比语文组周老师,退休当天拎着蛋糕来科室:"这些年给大家添的堵,都在这糖分里了。"现在每逢教师节,办公桌上堆满的鲜花贺卡,比他当年没收的情书还多。
【第五章:体面退场教科书】
见过最优雅的退场,是档案室老赵头。退休前三个月就开始整理三十年的档案目录,电子版手写版各备三套。最后一天把藤编茶杯洗得锃亮,连窗台上的绿萝都换了新水。现在年轻干部培训,第一课就是参观"赵老工位遗址"。
真正的职场贵族,离场时连灰尘都闪着金光。
有回单位电梯故障,二十多人困在里面。老赵的学生现在的李局,一个电话摇来八个维修专家——全是当年被老赵手把手教过的徒弟。
退休这面照妖镜,照见的哪是职业生涯终点,分明是人格修为的底片。有人把三十年金字招牌熔成纪念币,有人偏要炼成碰瓷的板砖。要我说啊,退休金能买药治病,但治不好撒泼落下的心病。
人生这场马拉松,聪明人都在终点线存体面,傻子才把冲刺变成碰瓷现场。
最近听说李科长天天在小区凉亭开"忆苦思甜会",而老赵头被返聘成顾问,时薪顶我们半月工资。你看,职场最后的温柔,永远是给那些留足体面的人——他们带走的不是办公用品,而是随时能兑换成真金白银的好名声。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