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东聊城柳女士向媒体反映,15岁儿子这几天感冒,她交代孩子一定要多喝水,可是上晚自习近两小时,班主任不让学生上厕所,要去得先开医院证明。柳女士称,孩子因憋时间太长,晚饭也不敢喝汤。她去找班主任沟通,遭对方反驳“别的孩子怎么不去”“不跑操得有医院证明,上厕
近日,山东聊城柳女士向媒体反映,15岁儿子这几天感冒,她交代孩子一定要多喝水,可是上晚自习近两小时,班主任不让学生上厕所,要去得先开医院证明。柳女士称,孩子因憋时间太长,晚饭也不敢喝汤。她去找班主任沟通,遭对方反驳“别的孩子怎么不去”“不跑操得有医院证明,上厕所也得有证明。”
班主任还称,这是学校的规定,而该学校有关人员回应称,学校没有这样的规定。当地教育局有关人员也回应称,教育局没有这样的规定,将向学校反映。
显然,不论是学校,还是教育局,都不能以“没有这样的规定”来回应家长与舆论的关切,而是要根据家长反映的问题,启动对班主任老师的调查。此事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学校、教育局有无这样的规定,而在于在具体的学生管理中,学校、教师有无对学生进行“圈养”的思维。为了强化纪律,而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工具,相关的管理措施缺乏基本的人性,突破育人的底线要求。
从基本的常识看,“上厕所得有证明”不可能是教育部门、学校的明文规定,如果这是明文规定,应该早就引发质疑、反对了。这很可能就是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要求,其出发点无非是维护晚自习秩序,防止学生以上厕所为由不好好自习。
学生晚自习上厕所,学校要不要管?这本来不是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一个问题。按理说,如果学生有内急,在自习期间上厕所很正常,但是,对于学生上厕所,学校、老师却有另外的看法。有的学校认为,学生在晚自习期间上厕所,是为了逃避学习,躲到厕所里去聊天、消磨时间。
之前,有学校曾采取给学生发如厕牌的方式,对学生晚自习上厕所进行管理。学校的解释是,学生三五成群一起去上厕所,是把厕所作为社交的地方,因此要求学生单独去上厕所。相比于上厕所要有如厕牌,老师要求学生上厕所要有证明更为“奇葩”。
也有人站在学校、老师的角度,为“上厕所管理措施”辩护,认为学校、老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强化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专注度。可这一出发点就是错的,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所有针对学生的管理措施,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是为了追求“好管理”。
中小学学生中出现“厕所社交”——到厕所里去吃零食、聊天,这一现象引起舆论关注。学校、老师需要反思为何会把学生逼到厕所里去社交,理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社交的空间。但遗憾的是,针对“厕所社交”现象,一些学校、老师采取的是更严格的“圈养管理”方式。
也就是说,正是由于对学生实行“圈养管理”,才让学生不得已展开“厕所社交”,学校、老师非但不疏导学生的需求,还进一步强化管理,这能起到好的管理效果吗?
具体到这位家长反映的班主任不准学生上厕所一事上,学生感冒多喝水后上厕所频繁很正常,班主任却不让学生上厕所,在与家长沟通时,还批评学生和家长,从中可见,班主任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这是更令人担忧的问题,即有的老师已经习惯了对学生进行“圈养”,无视学生的正常生理需求。
扭转这一“圈养思维”,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是规范学校办学,清理学校中存在的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的教学管理措施,如限制学生课间离开教室外出活动,规定学生每天上厕所的次数等;二是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关注学校的教育生态建设,以及学生的教育过程、体验,不能再只育分而不育人。
— END —
来源 | 本文系原创
作者 | 高星
统筹 | 周彩丽
校对 | 齐丽涛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来源: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