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7日,生生公益慈善信托发布仪式将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届时,现场将举行多场活动,向大家科普神经多样性和孤独症相关知识。
5月17日,生生公益慈善信托发布仪式将在广州图书馆举行。届时,现场将举行多场活动,向大家科普神经多样性和孤独症相关知识。
1
专家讲座直播
在孤独症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社交能力在其社会融入、情感联结的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许多孤独症孩子都会面临社交互动困难、沟通模式异常等挑战,众多家长缺乏专业指导和训练方法,未能系统帮助孩子开展社交能力训练。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能力训练,真正的方法究竟是什么?
?
- 讲座主题 -
《让干预走进家庭:给父母与治疗师的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阶梯训练指南》
- 主讲人 -
邹小兵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发育中心 学科带头人
邹小兵教授将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研究成果,为大家传授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孤独症儿童社交能力阶梯训练方法。
扫码报名参加现场讲座
席位有限
5月15日24时截止报名
本次直播亦将通过线上直播。不论您是孤独症孩子的家长,还是从事特殊教育经常接触孤独症孩子的教师,如果您想学习更科学有效的干预方法,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这场讲座。
时间:5月17日 16:00-18:00
关注视频号,不错过直播
2
公益市集丰富互动
了解孤独症
孤独症群体的社会融入不仅需要专业支持,更需要全社会以理解织就纽带,用接纳搭建桥梁。多一份理解与接纳,我们的社会就多一份包容与美好。
当天活动现场,将有10家机构、企业通过公益市集进行倡导,传递爱心,用行动支持孤独症孩子。
● 广州市少年宫
艺术促融合,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公益义诊
● 生命力研究共同体
为孤独症、抑郁、焦虑、休学等神经和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提供融合了艺术、心理学、生活创造等方法的浸润式活动,帮助他们重建生命活力
● 器官小铺LOrgans
通过原创插画和手工创作,科普器官医学
●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
联合社会爱心力量,开展艺术疗愈绘画活动,陪伴和支持心智障碍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
● 百企百艺公益项目
推动心智障碍青年创作并成功打造出系列文创产品
● 星梦工作坊
提供烘焙店岗位实习,为大龄心智障碍青年提供职业培训与就业支持
● 锄禾社
由广州心智障碍者家庭自发组建,通过i志愿平台积极拓展阳光助残志愿团队
● i茅台
三周年融合周年庆,感恩相伴,以i回馈
● 珠江新城片仔癀博物馆
投身公益事业,持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公益市集面向公众开放,无需报名即可参与。感兴趣的市民们千万不要错过~
时间:5月17日 14:15-18:15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大堂
展览互动环节提前开启!
在此次公益市集的展览中,您可针对以下问卷,提交您的照片及答案,让您的故事成为展览的组成部分!
3
神经多元生命故事工作坊
聆听他们的故事
当我们习惯用“正常”的尺子丈量所有生命,是否想过每把尺子都该有不同的刻度?“神经多元生命故事工作坊”将为您开启一扇特别的门——4位孤独症嘉宾将在这里,讲述他们的故事。
分享嘉宾:知北游
ASD+ADHD,985硕士毕业,深圳公办小学老师,ASD儿童的妈妈
分享内容:《三十而“解”:一位神经多元母亲的自我解码》
我是30岁才被「解码」的神经多样性人士——当孩子确诊ASD时,回顾自己,那些蛰伏在我生命中的特质突然有了答案。曾因社交笨拙在校园被孤立,大学时ADHD加剧焦虑与自我怀疑,却误以为只是性格缺陷。如今作为教师与母亲,回望这条未被诊断的成长路:若早一点理解神经多样性,或许能少些暗夜独行。世界需要看见,那些「不一样」的背后,是未被点亮的星辰,而非病症标签。是人类认知的彩虹光谱——当社会愿做接纳的土壤,每个特别灵魂都能开出独特的花。
分享嘉宾:大白鹅
分享内容:《想象自闭的联结:物理身体与化学反应》
当autism回到绝对私人的层面,我把它指向“一个人和自己身体及语言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孤独症”是我的母语。但如果不使用“孤独症”这个词呢,如果在“孤独症”的系统之外、之前呢?如果身体和语言被理解为一个不断生成/成为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有能或失能,存在一种不同于一般方式的自闭的联结吗?
分享嘉宾:小呆
ASD lv1,建筑系大四学生,正在尝试把自己的感官经验转化为设计的思考,也在做一些关于神经多样性的线上账号运营。我希望用分享与倾听,让城市对不同感受的人都更友好一些。
分享内容:《城市中的神经多样性包容设计:感官友好空间与“可玩性”的探索》
本次分享将围绕神经多样性友好的城市空间展开。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硬件”层面的感官友好空间设计,我将结合日常体验,尝试提出一些初步设计策略;二是“软件”层面的设计,包括制度支援与公众倡导,思考如何创造更温和的社会氛围。我认为,真正的包容性设计是从多样化需求出发,让每个人都能在城市中更安心、自由地生活。神经多样性城市建设是关乎所有人的感受、安全、尊严与参与权,是更公平、更有温度的空间建设方式。
分享嘉宾:浚棋
分享内容:《大家好,我是浚棋》
大家好,我是浚棋,今年27岁,我是一个带有抽动症的心智青年,也是土生土长的纯广州人,喜欢画画、英语和运动。在经过心友会的再三培训帮助支持下,于2023年入职海珠区新港街颐康中心干长者饭堂助餐配餐服务,是为60周岁及以上长者办理申请配餐服务。我最开心的是,我的同事和周边的长者都比较理解和包容我,帮助我适应工作环境。我也将会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希望有更多人给予我们这些心青年支持和鼓励,谢谢大家。
- 工作坊主持人 -
刘宇翀
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现为中山大学在读发育行为儿科学博士生,在进入发展行为儿科领域后才逐渐认识并接纳自己的神经多元身份。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正在书写的人生故事。他们的故事也许能让你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时间:5月17日 16:00-18: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60号室
名额有限
扫码报名参与
5月15日24时截止报名
发起单位
怡粤集团
指导单位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单位
爱德基金会
广东省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广东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
协办单位
广东省孤独症康复教育协会
广州图书馆
广州市少年宫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
支持单位
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
广东省诠爱社会服务中心
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
广州市爱德公益发展中心
广州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
广州市百企百艺公益项目
友心人
生命力研究共同体
器官小铺LOrgans
星梦工作坊
锄禾社
承办单位
CSR环球
来源:CSR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