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病毒mRNA疫苗真的可能引发年轻人心肌炎、心包炎!5月8日,瑞典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NPJ Vaccines》(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发表研究,首次发现了与疫苗后心肌炎相关的特定基因变异!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极少数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在接
新冠病毒mRNA疫苗真的可能引发年轻人心肌炎、心包炎!5月8日,瑞典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NPJ Vaccines》(Nature出版集团旗下期刊)发表研究,首次发现了与疫苗后心肌炎相关的特定基因变异!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极少数人(尤其是年轻男性)在接种mRNA疫苗后会出现心脏炎症,还为未来开发更安全的个性化疫苗策略提供了科学基础。
简单说,心肌炎是心脏肌肉发炎,心包炎是心脏外层保护膜发炎。就像你跑步扭伤脚踝会肿胀一样,只不过这次是心脏部分组织肿胀了。大多数情况下,休息和治疗后能完全恢复。
确实有极少数人接种后出现心肌炎,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研究显示主要发生在年轻男性身上,通常在第二剂mRNA疫苗后一周内。比起疫苗,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心肌炎的风险其实高得多!
研究团队分析了66名在接种疫苗后出现心肌炎或心包炎的瑞典人的基因,并与近5000名健康人对比。他们搜寻全基因组中的基因变异,看哪些变异在病人中特别常见。这就像在两本几乎一样的书中找出不同的单词!
发现了两组关键变异!心包炎患者中,SCAF11基因附近的三个变异(rs536572545、rs146289966和rs142297026)特别明显。心肌炎患者(特别是接种莫德纳疫苗的)则与LRRC4C基因中的rs570375365变异相关。这些就像是引发心脏炎症的"开关"!
SCAF11基因参与调控一种叫"焦亡"的细胞死亡过程,会引发强烈炎症。携带某些变异的人可能在接种疫苗后炎症反应特别强烈。而LRRC4C基因则与免疫信号和心脏功能相关,有趣的是,它之前就被发现与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这简直是解开谜题的关键!首先,它帮我们理解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这种副作用。未来,可能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谁更容易出现副作用,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接种方案。甚至可能开发出针对这些炎症通路的药物,预防或治疗疫苗相关心肌炎!
由于这种副作用非常罕见,研究样本相对较小,结果需要在更大人群中验证。而且,研究只发现了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实验来确认这些基因变异确实会导致心肌炎。科学家接下来会研究这些基因如何具体影响免疫系统对疫苗的反应。
总之,这项开创性研究首次揭示了基因变异可能在mRNA疫苗后罕见心脏炎症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这些副作用极其罕见,但了解其遗传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和预防不良反应,提高公众对疫苗的信心。记住,科学总是在进步的,每一项新发现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参考文献:
Cavalli, M., Eriksson, N., Baron, T. et al. (2025).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yocarditis and pericarditis following COVID-19 vaccination. NPJ Vaccines 10, 88, DOI:10.1038/s41541-025-01139-4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