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供应链实战专家有哥:餐饮未来竞争,本质是供应链的“全维度战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05:37 1

摘要:在餐饮业的终极竞争中,流量与场景或许能短期突围,但拨开商业表象,决定企业生死的核心命脉始终是供应链体系的较量。

在餐饮业的终极竞争中,流量与场景或许能短期突围,但拨开商业表象,决定企业生死的核心命脉始终是供应链体系的较量。

在有哥供应链举办的餐饮新势力领航者大会上,有哥带来了《餐饮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供应链》的主题分享,以下为精华总结。

行业现状:这6个剧变正在重塑餐饮江湖

餐饮躺赚时代终结,入局者需认清行业现状,重视供应链核心地位。

1.存量竞争阶段,效率比拼成关键

过去餐饮品牌比的是开店速度,现在进入质量比拼的新阶段,1000万家的餐饮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天花板,门店年度替换率达到35%,新店开业意味着老店淘汰,餐饮品牌之间进入坪效、人效、供应链效率的综合比拼。

2.菜系消亡,品类/单品成为绝对主角

传统的川湘鲁粤等八大菜系正在逐渐被弱化,餐饮逐渐品类化,酸菜鱼、烤鱼、鲜切牛肉等单品崛起,东北菜分解为铁锅炖、烧烤、饺子三大单品,麻辣烫、冒菜从川菜中细分后独立成“超级品类”,其中火锅成为最大的单品。

3.资源整合时代,单打独斗难突围

餐饮行业竞争已从单一能力比拼升级为资源整合竞赛。行业协会与产业联盟加速形成,东北烧烤天团等区域集群、供应链平台正通过搭建资源共享生态,实现食材采购、渠道拓展、技术研发等多维度协同。未来唯有依托平台化资源网络,方能突破增长瓶颈。

4.各路大咖下场,餐饮进入“综合素质”拼杀阶段

伴随连锁化率的提升与跨界者的入局,竞争维度不断升级,现在做餐饮,传统打法已经失效,追求“慢工出细活”的已经很难出头。

5.连锁化率狂奔,小品牌生存空间被挤压

连锁化率以每年2%的增幅持续上升,预计2035年将接近35%-40%(对比美国60%、日本55%),这意味着1000家以上连锁品牌将超过1000个,蜜雪冰城、正新鸡排这些超级品牌靠供应链下沉碾压区域品牌。

6.信息持续公开透明,点对点传播

过去的餐饮采购渠道主要是当地的批发市场和代理商,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小圈子,老板的朋友圈、厨师长的朋友圈、采购的朋友圈。

现在小品牌依赖美菜/快驴,大型连锁直连源头工厂,批发市场客流锐减,“区域代理商”模式濒临淘汰。信息已经基本公开,甚至能查到头部品牌背后的供应商、购买渠道、价格。

综合以上的变化,餐饮人需要思考以下3个方面。

1.您的餐饮品牌当下的供应链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满足、创新,还是引领?

根据二八法则,未来只有真正引领行业的品牌,也就是各方面的创新能够让整个行业争相模仿的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头部。

2.供应企业如何获取相应竞争优势?

餐饮采购的模式正在快速变化,采购渠道从线下转到线上,从代理商转向源头,供需双方的绑定程度加深,单纯提供产品的模式不再能满足需求,供应企业要站在餐饮品牌的角度,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3.供应链优势资源向头部集中,非头部品牌如何破局?

一个扎心的现实是,头部品牌在供应链端有先天优势,肯德基、海底捞这样的品牌根本不需要主动寻找供应链,工厂为背书和维持生产,愿以低价甚至不赚钱提供优质产品,新品、降价均优先供应。区域小品牌面临的困境是需自行寻找供货商,且供货商合作要保证利润,导致其供应链价格更高、新品滞后,毫无优势。

从长期来看,供应链是餐饮长期竞争的核心,资源向头部集中,会加剧中小品牌生存压力。

餐饮老板的6大供应链焦虑,你中了几条?


前端扩张与供应链滞后的矛盾凸显,六大痛点正在制约品牌的发展:

成本高企:采购价虚高、品质不稳,采购部门沦为配角,充当的角色是后勤部门或成本中心,而头部企业早已将其打造成利润中心。

研发滞后:厨师长思维固化,依赖展会找资源,新品迭代慢,只能跟风模仿爆款。

配送低效:库存管控与配送频次失衡,隐性成本增加,供应链稳定性成门店运营隐患。

跨界冲击:供应链企业跨界开店、餐饮品牌跨品类竞争,行业边界模糊,不确定性加剧。

采购困境:老板因担心回扣,被迫启用非专业人员或亲属,采购专业性缺失。

品控风险:连锁品牌频现315危机,供应链品控漏洞成食品安全的 “定时炸弹”。

破局铁律:供应链决胜的4条实战法则

面临这么多的问题,餐饮品牌应该如何借力供应链,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法则一:会选供应链,打败99%对手

选择供应链主要看两个方面,研发和创新。研发的关键因素是要看过足够多的案例,创新则是在此基础上,像乐高组合一样把原有的元素进行重新组合。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还有更便捷的方式,就是直接拿工厂成熟方案。

很多餐饮端的爆品,背后都是供应链端的大单品。比如鱼你在一起的酸菜鱼,用的是李记泡菜的酸菜产品;紫光园爆火的奶皮子酸奶,用的是雀巢淡奶油。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连锁餐饮品牌都在找源头工厂,源头工厂意味着一流的品质和一手的价格,还能根据餐饮品牌的应用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找对盟友,创新就像呼吸一样简单。

法则二:看对趋势,绑定头部资源

无论是餐饮端还是供应链端,未来都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趋势。头部餐饮品牌占据好资源,优质供应企业才会被选择。

过去围绕着批发市场和区域的采购会成为过去式,所有的大单品都在回归原产地,未来每个品类都会出现超级产业链,餐饮供应链的上中下游会不断融合,餐饮和餐饮供应链之间也需要紧密携手。

从餐饮行业呈现出来的趋势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爆火的品类,背后都有供应链作为支撑,比如出现4个万店品牌的“鸡”品类,有成熟的鸡肉产业链作为支撑。去年异军突起的“鲜牛肉+”,是因为牛肉价格达到历史低点。那么,牛肉涨价后,这些品类何去何从,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法则三:战略采购,囤货就是“囤利润”

过去三四年的时间,国内很多大宗原物料,包括米、面、粮、油、鸡、猪、牛这种战略物资全部处于价格低谷,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是一旦某个环节出现变动,都会对整体价格造成影响。

未来一年餐饮品牌把握一个重点,做好战略采购,把握抓住大宗食材采购的黄金周期,低于成本时果断囤货。

法则四:躬身入局,关注客户真实需求

餐饮老板需跳出自我视角,聚焦顾客真实需求:不卖单一产品,而是卖综合服务体验。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品牌老板坚持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每年多花 200 万的成本,但客户并没有感知到。

当下餐饮老板需要兼具产品经理与营销高手能力,或找专业团队补短板,拒绝 “甩手掌柜” 思维。

结语:

供应链不是“后勤部门”,而是“利润发动机”。当红利退去,只有看透本质的人,才能在“后餐饮时代”稳赢。

来源:有哥供应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