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双相到人生赢家,他靠什么逆转了权威精神科专家的预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4:49 1

摘要: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分享伟涛的康复经历,过程非常曲折,今天是第10篇文章,也是他最后一次接受3PT的经过。

本文字数约:5420 字

阅读时间约:7 分钟

本文章节:

01、他总是纠结于过去,竟与“自慰成瘾”有关

02、他遇到一些人际冲突,学会了妥善地处理

03、走向康复后,他实现了完美的“逆袭”

大学生伟涛罹患了典型的双相障碍Ⅰ型,北大六院的大夫说,“除非发生奇迹,不然他很难康复”。

可是,经过17次3PT(精准精神心理病理性记忆修复)之后,他不但实现了撤药,还复学成功!

最近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分享伟涛的康复经历,过程非常曲折,今天是第10篇文章,也是他最后一次接受3PT的经过。

当时,我们已经解决了伟涛的大部分问题,包括典型的躁狂发作、过度焦虑、谨小慎微、偏执型人格改变等等。

伟涛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积极变化,“我感觉我正在走向康复!”,他的父母自然非常欣慰,非常高兴!

我和Lucy 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完成了一项大工程,最后就剩下收尾了。

结果,临门一脚,伟涛妈妈突然说,她怀疑儿子有自慰成瘾!

这什么情况?伟涛之前可是一个字儿都没提过啊!这种事情,他羞于启齿,这能够理解,但不代表我和Lucy能够不闻不问。

因为要是问题严重,这很可能会成为一个大隐患,后面万一爆雷,伟涛可能会复发!我和Lucy决定不绕弯了,直接跟伟涛谈一谈。

01、他总是纠结于过去,竟与“自慰成瘾”有关

那天,伟涛跟Lucy见面时本来挺放松的,说自己的焦虑明显降低了,但有时还是会想起过去一些没做好的事,要花4、5分钟才能调整过来了。

他说,还想通过3PT,继续寻找更深层面的病理性记忆。

但Lucy认为不对。正常人想到一些焦虑的事,也要花个几分钟、十几分钟调整心态,这太正常了。

伟涛不能太依赖3PT,有一点点焦虑就要靠Lucy帮忙。他过度焦虑的大部分根源都解决了,剩下的焦虑程度并不严重,他完全可以自己去战胜它。

伟涛觉得Lucy说的也有道理,停下来思考了一下。趁这个时候,Lucy直入主题,问伟涛是否经常忍不住自慰。

伟涛一下子愣住了,表情马上紧张起来,尴尬地说,“是不是我妈跟您说的,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现在没有这个问题了。”

Lucy本来还想追问清楚,因为如果伟涛以前真的有过“自慰成瘾”,这意味着内隐记忆层面有较多的病理性记忆。

但伟涛很明显想回避,一个劲儿地说那早就过去了,只是以前青春期不懂事,对自己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但是,Lucy明确知道这个问题还是很关键的,是需要处理的,只是无奈伟涛在面对Lucy这位女性的时候,还是羞于谈及与性相关的话题。

既然如此,Lucy也只好尊重他,Lucy当天晚上用3PT处理的问题是“为什么还会习惯性地纠结过去没做好的事情,导致自己很焦虑?”

结果,出乎意料的是,Lucy在伟涛内隐记忆层面找到的3个病理性记忆,都跟他“自慰成瘾”有关!

第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非常早,是在幼儿园的时候。

那时,伟涛开始对自己的生殖器感到好奇。有一次,他让一个同班男孩把手伸到他的裤子里,并让这个小男孩握了一下自己的生殖器。

对于幼儿园年龄的孩子来说,这种出于好奇心的举动其实很常见。但没想到,那个男孩握住以后,还上下滑了几下,伟涛感觉很舒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那以后,他就学会了自娱自乐,经常拨弄自己的生殖器,换取片刻的愉悦。

到了青春期,在荷尔蒙的驱使下,伟涛的这种行为就发展为自慰成瘾。

当伟涛有时忍不住焦虑或者失眠的时候,他就忍不住自慰,还不小心多次被妈妈撞见,尴尬得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第二个事件也与伟涛的自慰成瘾有关,但涉及了较多个人隐私,这里不能展开说。不过,在这件事情里面,伟涛犯了个错误。

虽然这个错误没对别人造成伤害,当时对伟涛的负面影响也不大,但他隐隐知道自己不对。这件事情成了“不能说的秘密”,连他父母都不知道。

此图为AI生成

第三个心理创伤在伟涛大三的时候。那时他已经被诊断双相障碍了,状态非常糟糕,很容易焦虑,总是想起小时候没做好的事。

他想到了上面那个错误,意识到当时自己的行为真的太危险了。要是当时被人发现了,要是他没及时控制住自己,他就会酿成大错!

他越想越后怕、越想越焦虑,然后又开始想到:“如果我以后有了小孩,我的小孩会不会也犯这种错误?”

他觉得很丢人、很压抑,但又没法跟别人讲,只好憋在心里。

Lucy修复了以上的病理性记忆后,引导伟涛不要再总是沉浸在过去,要学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展望未来。

他现在已经24岁了,当能力提升后,完全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女性。如果两人三观一致、情投意合,谈起了恋爱,那么亲密的接触是水到渠成的事。

而且,伟涛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自我提升上,获得成就感,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通过频繁的自慰来排解压力了。

第二天,伟涛说要感谢Lucy,“我一开始以为这个问题对我的负面影响不大,但没想到原来这么大。”

但他也觉得纳闷,昨晚决定处理的问题明明是“他总会纠结过去没做好的事,导致很焦虑”,可为啥内隐记忆层面浮现出来的病理性记忆,都跟自慰成瘾有关?

其实,Lucy跟我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Lucy认为,这是因为上面那个“不能说的秘密”,正是伟涛心中一直耿耿于怀的、以往做错了的事,而且事情确实不小,令人后怕。

他自从大三想起来之后,就一直觉得很后悔、很羞耻,甚至觉得自己简直不是人。但他又不敢告诉任何人,得不到积极引导,所以心理压力非常大。

在强烈的负性情绪下,人的思维内容往往也是负性的,一个劲儿地只想坏的,不想好的。这是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所以,伟涛在焦虑之下,联想到了更多没做好的事,总是忍不住纠结。

伟涛觉得Lucy的分析很有道理,他以前也一直不敢触碰那件“错事”,这其实是逃避问题。

我告诉伟涛,这些病理性记忆修复后,他会对性、恋爱关系建立起正确的、积极的认知,他也能真正放下那段“黑历史”了,不必再耿耿于怀。

不过,后来伟涛又想起了更多相关的事件,与他犯过的那次错误有关。

他说内心还是纠结、放不下,Lucy又利用3PT再次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处理,伟涛才终于如释重负了。

直到这里,伟涛接受17次3PT的“连续剧”总算是大结局了!

不过,根据Lucy之前的梳理,其实伟涛还有2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他有时还是容易受到噪音影响、难以入睡;

焦虑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担心自己未来的孩子。

Lucy认为,这两个问题的背后有可能还有叠加性心理创伤。

不过,伟涛情绪已经稳定很多了,觉察能力和认知也明显有很大提升,他可以试着自我调整,克服这2个问题,不一定需要接受3PT。如果能做到,他会收获很大的成就感。

伟涛说,他也是这么想的,“我不能总是依赖Lucy姐和何医生,有些问题,我有信心可以自己解决。”

在学习方面,伟涛已经能够比较专注地学习,他对复学信心满满,暂时不需要我们帮他塑造高效的学习状态。

但我提醒伟涛和他妈妈,复学路上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后续出现严重的情绪波动,他们可以及时找我求助,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再次接受3PT强化心理干预。

我建议伟涛父母暂时把工作节奏放缓,在儿子复学前后多陪陪他、帮助他。等到伟涛完全适应了,心态稳定了,再让他过渡到独立学习和生活。

而且,伟涛跟女生交往时还是有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感到有点儿害怕。他父母要在这方面多给他引导和支持,伟涛也要加强自我觉察,努力提升自己。

他们回家之前,伟涛妈妈很感慨,“何主任,感谢您跟Lucy一路走来的辛苦付出,你们给了伟涛第二次生命,也让我们全家得到重生!”

其实我和Lucy也很感慨,我们亲眼看着伟涛从病情最严重、最焦虑的状态,慢慢变得越来越好,到现在,他终于要回到现实,接受生活里的挑战了。

02、他遇到一些人际冲突,学会了妥善地处理

伟涛回去10多天后,伟涛妈妈发来了好消息:伟涛复学成功了!

“何主任,一别十余日,伟涛今天正式上课了,状态挺好的!虽然睡梦中有时惊醒,有点心慌,但程度不重。再次感谢您和Lucy姐,拯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开学后不久就是中秋、国庆,伟涛妈妈又发来祝福信息,还说伟涛的状态越来越好了。

伟涛父母每天都在不断地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他们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我与伟涛妈妈的聊天记录截图

我和Lucy辛苦那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没有什么比听到患者康复能让我们更加高兴了!

而且,根据我们的经验,随着时间推移,3PT的效果会越来越明显,伟涛会变得更加成熟、理性、有智慧。他的最终变化,会超出父母的期待!

果然,1个月后,伟涛妈妈说伟涛晚上唯一服用的右佐匹克隆片也减掉了,睡眠特别好,心情也特别好!

不过,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伟涛入学后,跟室友不太合得来。室友是夜猫子,晚睡晚起,伟涛难免会被影响,但整体上还能适应。

伟涛结束3PT的4个月后,伟涛妈妈再次发来近况。

她说伟涛的状态变得更好了,睡得好吃得香,学习积极主动,就算遇到考试也不过度焦虑,还开始规划以后的职业方向,生活得很充实。

我越看越高兴,这才是大学生该有的干劲和样子!

而且,伟涛爸爸已经把酒彻底戒了,“我们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状态,真的非常感恩您和Lucy姐!”

不过,伟涛后来有一门科目没考好,比较懊恼,甚至还哭出来了。他很想和科目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原因,但又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我通过伟涛妈妈给他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伟涛跨过了这道坎,他们非常感谢。

到了2022年9月,伟涛妈妈说儿子的心态很积极,不再苛责自己。

伟涛说,Lucy姐告诉过他,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一定要高效,不是时间越长越好的;如果做题做不出来,可以先暂停,也许换个思路就解决了。

而且,伟涛现在想问题的方式方法和以前大不相同,让他妈妈惊喜!

有一次,伟涛陪父母散步,他突然说:“妈妈,走到这儿,我心里感觉特别的宁静,我从来没感觉到过大自然竟然是这么的美”。

这句话平平无奇,但伟涛妈妈听得心情澎湃,“我知道您和Lucy姐在他心中播下的种子正在萌芽”。

而且,谁能想到,以前一看到老爸就烦的伟涛,现在竟然跟老爸成了铁兄弟?

父子俩只要一有空,就聚在一起唠嗑,聊得忘乎所以。每次伟涛妈妈看到这个情景都特别感动,她生命里最重要的2个男人,正在源源不断地给她带来幸福感。

不过,奶奶病重去世时,伟涛特别难过,哭了好久。他父母很担心这会引起复发,但事后证明他们多虑了,伟涛很快就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伟涛说,“因为Lucy姐跟我说过,无论是多伟大的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的。我能陪奶奶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我已经很满足了。”

后来,伟涛又遇到一些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向我求助。

他说,当时有一位博士师兄跟他一起做课题研究,但他发现,这位师兄在导师的授权下,与外面的公司有合作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伟涛的导师让这位师兄在外面“接私活”。伟涛觉得这太功利了,对导师和师兄感到不满。

我一听,马上意识到伟涛把“学术研究”和“商业”分得太清了,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要是不调整,他以后可能会碰很多壁。

我告诉他,其实他导师和师兄的做法在高校里面非常常见,有时候,甚至是学校层面也批准的。只要不影响科学教研工作,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也不违法。

伟涛没必要对这种做法过于排斥,要是他真的有情绪,想跟导师和师兄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理性地、礼貌地表达。

不过,我也提醒他,现在他已经是成年人了,不是“童言无忌”了。有些想法他要衡量衡量,如果说出来不但改变不了什么,还会得罪人,那还不如不说。

至于到底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我没有给他具体的建议,而是希望他自己多思考,最后得出判断。

过了一段时间,伟涛妈妈跟我说,这个风波已经解决了,伟涛与导师、师兄的关系很好。伟涛还学会了更加理解别人,放下自己尚存的偏见和偏执。

“我明显感觉到他有了一份自信,可以更加从容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现在的这个状态对我们来说无比珍贵,感谢您们给了他重生的希望!”

伟涛妈妈的话也让我很感动,我给她回了语音:

伟涛康复得这么好,她和伟涛爸爸的付出也很大!也很有智慧 !

伟涛的患病经历已经正在转变成人生财富,他们会体会到渡过磨难、晴日归来的感觉!

03、走向康复后,他实现了完美的“逆袭”

时间过得很快,伟涛是在2021年8月结束3PT的,到去年8月,已经整整过去3年了。

就在那时候,伟涛妈妈再次给我们发来了好消息:伟涛的情况一直很好,自从停药后,就没再吃精神科药物,上学、生活都很顺利。

伟涛研究生毕业时还谈了个女朋友,两个人感情特别好,他还在杭州找到了工作,打算在当地买房子、定居。

从曾经的典型双相障碍患者,到现在真正康复,学业、爱情、工作三丰收,伟涛实现了完美的“逆袭”!

我与伟涛妈妈的聊天记录截图

伟涛的好消息,给我和Lucy带来了一天的好心情!现在的伟涛已经完全康复了,复发的可能性极低极低,而且比大部分同龄人更优秀。

其实,伟涛跟我说过研究生毕业后,就回老家发展,但我不赞同。

在老家,他的生活节奏确实比较安逸,但小地方、关系多,很多事情非常讲究人情世故。

如果伟涛真的回老家了,那他就不得不学会圆滑、社会,成为“社牛”,在人际关系上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

不是说这不好,但以伟涛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擅长,很可能会觉得很别扭。而且,伟涛有研究生学历,回老家发展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所以,我建议他毕业后去大城市发展,那里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能好好发挥自己的才能,省下搞人际关系的时间,专心搞事业,更好地自我提升。

伟涛一听,觉得很认可。现在,他果然选择在杭州定居,我真的替他感到非常开心!


我与伟涛妈妈的聊天记录截图

当然,最开心的肯定是伟涛父母。当初,伟涛被诊断为双相障碍后,他们带着儿子找过很多专家,还去北大六院住过院,但效果都不好。

伟涛的父母都是主任医师,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孩子的病情有多严重。

可他们只有伟涛一个孩子,他们根本接受不了孩子一辈子都是患者。伟涛的母亲曾极度绝望,甚至想过跳桥,一死了之!

现在,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场苦难终于过去了!那个北大六院大夫说的奇迹,真的发生了!伟涛能康复得这么好,他父母之前想都不敢想!

像伟涛这样的典型双相障碍患者,最终能撤药,过上比正常人还积极、阳光的生活,这在国内外主流精神科大夫的认知里,简直不可能。

后面,我们还会对伟涛这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炼一些对其他患者、家属有启发的建议。

希望他的康复经历能够给广大患者、家属带来信心和希望,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和积极的尝试,要找到真正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加快康复!

来源:精准心理何日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