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沙特投资论坛上放话,称如果伊朗拒绝核交易,那么美国就将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归零,让这个国家彻底破产。没有讨价还价,没有商量余地,这仿佛是对德黑兰的最后通牒。
伊朗未听中方“不跪”劝告,面对特朗普的“死亡威胁”,伊朗释放愿以弃核换取解除制裁的信号,这是真要向美“下跪”了吗?
【特朗普威胁要令伊朗石油出口归零,让伊朗破产】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沙特投资论坛上放话,称如果伊朗拒绝核交易,那么美国就将使伊朗的石油出口归零,让这个国家彻底破产。没有讨价还价,没有商量余地,这仿佛是对德黑兰的最后通牒。
这番“威胁声明”可不是空口说白话。众所周知,以往特朗普就是运用这种战略,让伊朗几乎陷入经济瘫痪的重要推手。不过,这次情况似乎有些不同。
就在特朗普表态后不久,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阿里·沙姆哈尼表示:咱们也不是不能谈,只要美国答应解除所有经济制裁,我们愿意在某些条件下签署核协议。这些条件包括:承诺永远不制造核武器,销毁那些高浓缩铀库存,同时只进行民用级别的铀浓缩,并接受国际的监督。
【伊朗将承诺永不制造核武器来换取美国取消制裁】
沙姆哈尼的表态似乎揭示了,伊朗在面对美国重压下的一种妥协姿态。这样一来,局势突然发生逆转。伊朗一直以来被视为反美阵营中的坚定角色,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多次强调不会向美国妥协。
然而,从核心圈子传出的“服软”迹象,无疑引发了外界的强烈关注。那么,又是什么把一贯强硬的伊朗逼到了这一步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得理解,伊朗这个国家其实坐拥无比富饶的资源,然而却总是走不出贫穷的阴影。
这个面积足足超过三倍法国大小的国家,人口接近9000万,探明的自然资源价值竟可达30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五。可是讽刺的是,它的GDP居然只有区区4000亿美元。
这可不是因为伊朗不懂得利用资源,而是美国长久以来的制裁下,尤其是石油禁运,把伊朗经济死死按住,喘不过气来。资源丰富不等于经济腾飞,美国的这一招围困策略使得即便坐在金山银海,伊朗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却无法大展拳脚。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曾多次强调不会向美国妥协】
而此时此刻,美国凭借自身在中东的绝对控制力,自然是想要彻底掌控伊朗的一切,逼迫德黑兰低头,让他们的核计划彻底灰飞烟灭。
这个时候,伊朗想要耍“小聪明”,以部分妥协换取美国的善意,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不用说,伊朗已经不止一次向美国示好,甚至还将其苦心经营多年、作为反美先锋的“抵抗之弧”,无情地当作了政治献祭的“祭品”。
然而,结果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美国只会趁此时机步步紧逼,想方设法让伊朗完完全全地屈服在其霸权之下。
要知道,中国早已犀利地揭示出屈膝投降的危险性。就在不久前,中国外交部发布了一支名为《不跪》的视频,宣誓了不向霸权低头的坚定立场。这种姿态不仅是一种国家自信的表达,更是对全球其他国家的一种警示:向美国下跪,是没有出路的,历史已经验证这一切。
【中国外交部发布《不跪》双语视频】
从当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再到法国阿尔斯通的解体,这些故事无不警示世人:向霸权者低头换不来和平,反而是随之而来的绵延困厄。
但是伊朗显然没有吸取足够的教训。乌克兰用弃核来换取安全保障,结果被肢解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伊朗如果指望通过单纯的核筹码来玩游戏,恐怕终究难逃被削弱的命运。
在美国霸权的压力下,德黑兰的“体面下跪”策略,或许暂时能为其赢得喘息之机,但从长远看,它既无法满足美国的胃口,也不利于自身的独立自主。在霸权政客看来,伊朗的低头只会助长其野心,换取更严苛的打压。
为了避免像伊朗这样的困境,其他国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我们看到中国如何在面对压力时,以冷静和耐心获得胜利,也许世界其他国家也应该采取相似的策略,形成合力抵御强权霸凌,而不是缴械投降。
伊朗的例子再一次,为那些面对霸权威胁的国家敲响了警钟:面对巨大的压力时,单方面的妥协并不会带来任何持久的改变,反而只能深陷泥潭。唯有团结、自主,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够真正地捍卫国家利益。
所以,当特朗普再一次棒喝伊朗的时候,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质疑一下,在这场大棋局中,谁才是真正的赢家?伊朗是否还能找到新的出路?而美国,是否能持续地施压于此?这些无解之题,或许正在考验着全球的智慧和勇气。
来源:雷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