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红的五月,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一派繁忙景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画面,反映着新区紧扣市委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促发展,展示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蓬勃朝气。
5月15日
《眉山日报》整版报道
眉山天府新区
热火朝天“拼”经济
铆足干劲“抢”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
企业满负荷运转,抢抓生产忙订单;项目上机械轰鸣,快马加鞭搞建设;田野里抢收抢种,不误时令科技兴农……
火红的五月,眉山天府新区(以下简称新区)一派繁忙景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画面,反映着新区紧扣市委部署,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机遇促发展,展示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蓬勃朝气。
眉山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加紧建设中。
企业里:火力全开 吹响发展“冲锋号”
机械轰鸣,设备运转……5月12日,记者走进四川天府江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加班加点赶订单。
“我们目前生产的这批导线主要供应给国家电网。为了保障按期交付,每天大约有500名工人轮班上岗,加班加点抢抓生产。”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唐毅介绍,今年导线市场需求旺盛,二季度订单已排满。时间紧任务重,该公司正在扩充人员力量,为抢抓生产提供人员保障。
“我们一季度产值5亿余元,同比增长20%。”唐毅介绍,目前该公司每天生产导线300多吨,预计二季度结束,将顺利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任务,实现产值13亿元。“我们对今年的目标产值非常有信心。”
作为一家主要生产通信光纤、室内外通信光缆和架空导线的电力传输及通信企业,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夯实产品科技含量,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国字号”荣誉。
“目前公司已实现全自动生产线。”唐毅坦言,在改革创新、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该公司走上了智改数转的道路,今年将进行新一轮的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而不懈努力。
抢抓生产拼经济,奋力冲刺“双过半”,新区紧扣全市发展主旋律,工业为先、制造为要,工业经济呈现热火朝天的奋斗景象。
四川恒重清洁能源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
“我们五一假期和周末都在加班,100多名技术工人分两班倒,还聘请了20多名外协人员。”5月12日,位于新区视高街道的四川恒重清洁能源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该公司有关负责人陈百川直言,订单充足,任务紧。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压缩机、LNG(液化天然气)、油气净化橇装装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研发、制造、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等行业。
“这是中石油煤层气开采项目的订单,这边是计量橇,那边是分离橇,一共有22个橇,全部生产完毕大概要到6月初。”车间里,一名工人向记者介绍正在生产的订单,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在不同的生产区域加紧赶制。其中还有塔里木油田10万方/天LNG液化装置项目订单,为了确保本月20日能顺利发往新疆塔里木油田,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进行定制化生产。
“今年我们已实现产值1.4亿元,正朝着全年目标任务奋进。”陈百川坦言,由于该公司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定制订单,因此技术人才要求较高,车间里所有的技术工人都经过了国家专业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技术证书。为了承接更多订单,该公司还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目前有研发人员40多人,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开展定制化生产。
“去年我们实现产值3.56亿元,今年公司集中人力、开足马力,全力组织生产,奋力冲刺4亿元的产值目标。” 陈百川表示,今年,该公司将加大生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整体生产量稳步上升。
项目上:开足马力 跑出建设“加速度”
5月12日,在位于新区视高街道的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抓紧建设。
“现在正在进行贴砖、吊顶等室内装饰装修和道路、管网、绿化等园区市政绿化工作,每天300多名工人在各岗位抢抓进度。”施工现场负责人魏俊超介绍,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及二次砌筑已全面完成,幕墙工程已完成85%,预计今年8月完工。届时,可容纳3000多名金融科技人才办公及生活。
四川农信视高数据中心项目施工现场。
该项目包含研发测试大楼、运维总控中心、数据中心机房及食堂、宿舍等配套设施,按照数据中心国家标准A级和金融行业标准A级设计,旨在打造智慧绿色的新型数据中心。
同样火热的建设场景在新区处处可见。近日,记者在眉山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建设现场看到,百余名工人正忙着隔板石材搬运、幕墙装饰等工作,全力冲刺项目年内竣工、年底投用的目标。
眉山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项目建设现场。
“目前,我们已完成门急诊、住院综合楼、行政办公楼、发热门诊等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预计在今年9月完成外墙装饰及幕墙施工。”项目现场负责人左奇兵告诉记者。
据了解,眉山天府新区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设,建成后,主要向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项目包括600平方米的康复科、500平方米的5A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400平方米的儿童保健特色科室等设施,可为新区老百姓提供全方位的基本医疗健康管理服务。
“项目建成后,将解决辖区6万余名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左奇兵表示,下一步,施工方将进一步发挥建筑喷涂机器人、建筑测量机器人等高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多措并举、抢抓工期,争取项目早日完工。
项目建设是牵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大干红五月,新区正紧盯目标抓紧干,奋力促进项目高效落地。
田野中:劳动奏乐 抢收抢种正当时
“轰隆——轰隆——”5月13日,新区贵平镇高标准农业片区,4000多亩小麦已成熟,一台台收割机在弥漫着阵阵清香的麦田里穿梭作业,所到之处,小麦被收割,麦秆粉碎后均匀洒在田里。
“今年小麦长势非常好,已全部进入收割期,我们正在加紧进行机械化收割,预计本周内全部收完。”眉山环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管闫俊霖介绍,该片区于去年完成高标准改造升级,今年是改造完后的第一季小麦。“照目前的收割情况来看,今年的小麦产量平均每亩可达到700斤,比改造之前的产量大幅提升了。”闫俊霖高兴地说。
抢收小麦忙。
该片区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沃野起伏,坝上坝下的农田全部进行了宜机化改造,周边道路通达、水渠便捷,机械设备可以轻松下田。此外,田间地头还配备了微型气象站、水质监测、智能喷灌等现代化系统。
“当前,新区2万余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季,各地正抢抓时节收割小麦,预计在5月中旬能全部收割完成,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新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规模化种植业主引进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和宜机化农田提升改造,新区的粮食生产已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化收割,省时省力省心,收获的小麦将经过烘干处理后存入粮库,为端稳“饭碗”助力。
烘干机正在烘干小麦。
在新区龙马镇万古村的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今年首次投入使用的5台烘干机正在全速运转烘干小麦。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服务中心的烘干机可用于烘干小麦、玉米、水稻、高粱等粮食作物,这5台烘干机每天可烘干120吨粮食。烘干后的粮食可以存放在仓库择时售卖,比以往直接在地里卖湿粮效益更高,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据了解,该服务中心是新区目前唯一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涵盖了烘干、育秧、农机、仓储、冷链、大米加工等,能为新区提供全方位的农事服务。
小麦丰收的同时,新区的水稻插秧也在进行。
“小麦收割完毕,我们随即开始整田插秧。”青龙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种植大户王大坚说,近段时间,抢收抢种,忙得不亦乐乎。目前,秧苗长势良好,现代化机械插秧设备也已就绪。有了机械化助力,农事生产更加得心应手。
近年来,新区强化“高科技”设备应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适度加大粮食生产、加工类农机本级财政补贴力度,全面提升粮食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水平,重点开展机耕、机播、机管、机收以及烘干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推广。
今年上半年,新区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2.21万亩,目前已收获小麦和春马铃薯等粮食作物2.3万亩,采收油菜7.59万亩。接下来,新区将进一步抢抓农时,抢收抢种,让智慧科技全面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广大种植户持续增收的同时,扎紧“粮袋子”、稳住“压舱石”。
记者手记
在机遇中奋进 于实干中腾飞
一个个繁忙的场景,让记者看到了新区铆足干劲拼经济的决心,也感受到了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圈层,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交汇叠加,蕴含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
勇当时代“宠儿”,新区深入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全域协同”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突出工业为先、制造为要,着力选赛道、育集群、促融合、强创新、建园区、优保障,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有科学的规划与引导,有企业的拼搏奋进,有农民的辛勤耕耘……在新区,发展合力已然凝聚。这股力量正全速推动新区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高歌猛进。
· 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来源:天府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