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的小妹生了双胞胎 娘家哥哥送去8万块钱 妹夫拆开红包当场跪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5:50 1

摘要:那天蒋明山骑着摩托,后座绑着个红底金花的包裹,沿着山路去看妹妹。上午刚过,天已经热得不行,路边几棵树的影子薄得像剪纸。他把摩托停在路边,掏出手机看导航,这一带信号不好,手机地图一卡一卡的。

那天蒋明山骑着摩托,后座绑着个红底金花的包裹,沿着山路去看妹妹。上午刚过,天已经热得不行,路边几棵树的影子薄得像剪纸。他把摩托停在路边,掏出手机看导航,这一带信号不好,手机地图一卡一卡的。

“还有二十多公里。”他自言自语,从包里掏出半瓶矿泉水喝了一口。水是温的,但总比没有强。

妹妹蒋小红嫁到罗家镇已经五年了。一开始全家人都反对,说那边穷,交通不便,到县城要四个小时。但小红认定了罗庆国,说人老实肯干,有手艺,能过日子。

蒋明山其实也不太喜欢这门亲事,但他从不拦着妹妹。爸妈走得早,他拉扯妹妹长大,妹妹有主意,他尊重。

电话是三天前接的,小红生了双胞胎,两个男孩,一个六斤二两,一个五斤八两。

“哥,你得空过来看看不?”小红在电话里说,声音还带着虚弱。

“等我忙完这阵子,一定去。”蒋明山当时答应道。其实一批货还没处理完,但他放心不下,昨晚就决定今天出发。

摩托车驶入罗家镇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镇上新修了条水泥路,路边开着几家小商店,远比他想象中要好些。蒋明山按照导航找到罗家巷子,巷子口有个小卖部,门口几个老人在下象棋。

“请问罗庆国家怎么走?”

一个戴草帽的老人抬头,眯着眼睛看他:“你找老罗?他家在巷子尽头,右转第二家,门口有棵石榴树的。”

“谢谢。”

“你是…?”

“我是他小舅子。”

老人眼睛一亮:“哦,你是小红的哥哥啊!她前天生了双胞胎,两个大胖小子!”

巷子不宽,两边是参差不齐的房子。有的是砖房,有的是土坯房刷了白灰。走到尽头,右转,果然看见一棵石榴树,树上挂着十几个青石榴,有拳头那么大。

院门开着,蒋明山探头往里看,看见一个晾衣绳上挂着几件婴儿衣服,小小的,晃在风里。

“有人吗?”他喊了一声。

里屋有动静,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探出头来,看到蒋明山,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是小红哥哥吧?快进来,快进来!”

妇女是罗庆国的大姐罗桂花。她拉着蒋明山进屋,边走边说:“小红说你这几天会来,我们都等着呢。”

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里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铺着塑料桌布,边角处有点发黄。墙上挂着几张全家福,最新的一张是小红和罗庆国的结婚照,两人穿着红色喜服,笑得腼腆。

“小红在睡觉,这几天没休息好。两个孩子轮流哭,一个停了另一个接着来。”罗桂花笑着说,声音压得很低,“庆国去药店买些红糖,一会儿就回来。”

蒋明山把后座的包裹拿下来,放在桌上:“这是给妹妹和孩子带的一点东西。”

包裹里装着他从县城买的营养品、衣服和两个金锁片,是给孩子的。还有个红包,厚厚的。

罗桂花看了一眼包裹,客气地说:“你太破费了。”

“应该的。”蒋明山说,然后四处打量,“孩子呢?”

“在里屋睡觉呢,刚睡着,你待会儿轻点看。”

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罗庆国回来了。他比结婚照上瘦了些,皮肤黑里透红,一看就是常年在外风吹日晒的。他手里提着个塑料袋,进门看见蒋明山,先是一愣,然后放下袋子,快步过来握手:“大哥来了!路上顺利吗?”

“还行,就是有点热。”蒋明山笑道。

罗庆国忙不迭地从柜子里拿出两罐啤酒:“来,喝点凉的。”

啤酒是常温的,但两人还是干了一罐。聊了几句,罗庆国说:“我带你去看看孩子和小红。”

里屋光线暗些,一张双人床上躺着蒋小红,脸色有点苍白但精神看起来不错。看见哥哥,她想坐起来,被蒋明山按住了。

“躺着吧,别动。”

床边放着两个简易摇篮,里面各躺着一个小婴儿,小脸皱巴巴的,像两个小老头。

“这是老大,这是老二。”小红指着两个孩子,眼里满是骄傲。

蒋明山看着两个外甥,心里一阵柔软。他想起小时候带妹妹的场景,那时她也是这么小小的一团。

“哥,你怎么突然就来了?不是说忙完再来吗?”小红问。

“想你了呗,放心不下。”蒋明山笑道,“再说,这可是头一回当舅舅,能不来吗?”

他们聊了会儿家常,罗桂花进来说:“饭做好了,大家出来吃吧。”

饭桌上,除了蒋明山一家,还有罗庆国的父母和大姐一家。桌上菜不多,但都是家常的好味道。有炖鸡汤、青菜炒肉、一盘炒鸡蛋,还有一盘凉拌黄瓜。

蒋明山注意到罗庆国父亲的手上有厚厚的茧子,眼角的皱纹也很深。看得出来,这是个朴实的农家。

“小红嫁过来,我们全家都把她当亲闺女。”罗母说,眼神慈祥,“她刚来那会儿不习惯,手上没干过重活,我就教她怎么做家务,怎么做饭。现在好了,啥都会了。”

罗桂花接话:“是啊,小红人好,又能干。你看这日子过得,咱家的老二有福气。”

酒过三巡,气氛融洽。罗父拉着蒋明山的手说:“你是小红的哥,就是我们罗家的亲人。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说。”

蒋明山点点头,心里暖融融的。

饭后,趁着罗庆国父母和大姐一家告辞的空当,蒋明山把红包递给罗庆国:“这是给孩子的。”

罗庆国连忙推辞:“大哥,你太客气了。你来就是最大的心意,这个…”

“拿着吧,”蒋明山坚持道,“妹妹和我相依为命这么多年,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庭,我这个做哥的很高兴。这钱不多,是我的一点心意。”

在蒋明山的坚持下,罗庆国接过红包,道了声谢。红包很厚,但他没有当场打开,只是小心地放在一旁。

晚上,罗庆国给蒋明山铺好床,是在堂屋的一张小床上。夜深了,两个孩子哭闹了一阵,又安静下来。

蒋明山躺在床上,想起这几年的变化。

五年前,当妹妹说要嫁到这个偏远的小镇时,他心里其实很不舍。那时他刚在县城开了个小五金店,生意刚有起色,想让妹妹也搬过去住。但妹妹执意要嫁,他只好尊重她的选择。

妹妹出嫁那天,他红了眼眶。那时他暗自许诺,无论妹妹嫁得多远,他都会照顾她一辈子。

后来,小红偶尔回娘家,聊起在罗家的生活,总是说过得不错。罗庆国在附近的家具厂做木工,手艺好,收入稳定。婆婆虽然有点传统,但对她不错。

蒋明山半信半疑,总怕妹妹报喜不报忧。

直到今天亲眼所见,他才真正放心。罗家虽然条件不算好,但日子过得踏实,最重要的是,他看得出来,妹妹在这个家庭里是被尊重和爱护的。

第二天一早,蒋明山被鸡叫声吵醒。他起身出去,看见罗庆国已经在院子里劈柴。

“大哥起得早啊。”罗庆国放下斧头,擦了擦额头的汗。

“我准备今天下午回去,店里还有事。”蒋明山说。

“这么急?多住几天啊。”

“下次再来住长点。”

早饭是罗母做的,一碗稀饭,几个咸菜,还有昨天剩的几个馒头。罗母一边招呼蒋明山吃,一边说:“饭菜简单,别嫌弃。”

“挺好的,比我自己做的强多了。”蒋明山笑道。

吃完饭,罗庆国把蒋明山叫到一边,从口袋里掏出昨天的红包:“大哥,昨晚我和小红商量了,这钱太多了,我们不能收。”

蒋明山摇摇头:“什么太多,这是我应该做的。”

罗庆国犹豫了一下,打开红包看了一眼,脸色一变:“八万?大哥,这…这太多了!”

“不多。”蒋明山坚定地说,“我这些年在县城,生意做得还行。这钱你们留着给孩子上学用,或者改善一下生活条件。”

罗庆国的眼圈红了,他看着红包,再看看蒋明山,突然单膝跪下:“大哥,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蒋明山赶紧扶他起来:“你这是干什么!我们是一家人。”

“大哥,我得跟你说实话。”罗庆国站起来,声音哽咽,“小红怀孕后身体不好,我们去医院检查出是双胞胎,医生说需要特别注意。我为了多挣点钱,除了厂里的活,晚上还接些外快。前段时间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下来,伤了腰,花了不少医药费。”

蒋明山这才注意到罗庆国走路时微微有些不自然。

“这些钱,对我们家来说真的很重要。”罗庆国继续说,“我本来想等我腰好了再跟小红说的,怕她担心。现在…现在有了这笔钱,至少孩子的奶粉钱和医药费不用愁了。”

蒋明山拍拍罗庆国的肩膀:“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跟我说。不要瞒着。”

这时,小红抱着一个孩子从里屋出来:“你们俩嘀咕什么呢?”

看到妹夫红着眼圈,小红有些疑惑:“怎么了这是?”

蒋明山笑道:“没事,男人之间的话。”

中午,罗母特意杀了只鸡,炖了鸡汤。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融洽。

饭后,蒋明山准备动身回县城。罗庆国坚持要送他到镇口的长途车站。

临别时,小红抱着两个孩子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哥,你有空就来。”

“会的。”蒋明山点点头,揉了揉两个小外甥的脑袋,“等他们大点,我接你们一家去县城玩。”

罗庆国搀扶着蒋明山的手臂,沉默了许久,忽然老实地说:“大哥,我保证会好好对小红和孩子。虽然我家条件不好,但我会努力给他们最好的生活。”

蒋明山听出了这话的分量,点点头:“我相信你。”

两人走到镇口的车站,正好有辆到县城的班车。罗庆国帮蒋明山把摩托车托运上去,又买了瓶水给他。

车子启动时,罗庆国还站在那里,不停地挥手。蒋明山透过车窗,看着他的身影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视野中。

回程的路上,蒋明山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小时候,父母出事后,他十八岁就扛起了家,照顾只有五岁的妹妹。那时候日子艰难,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看着妹妹一天天长大,考上高中,后来遇见罗庆国,成家立业,现在又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让他感到欣慰。

手机突然震动,是妹妹发来的信息:“哥,到了给我打电话。”

还有一条:“谢谢你的钱,我们会好好用的。庆国哭了,他说这辈子都会记得你的好。其实他人很好,就是不善表达。”

蒋明山回复:“知道了,他是个好人,我看得出来。”

窗外的阳光照在他脸上,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睛。想起那两个小小的婴儿,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那天晚上回到县城,蒋明山站在自己的五金店门口,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他突然有种感觉,妹妹虽然嫁得远,但心却从未远离。那八万块钱,是他这几年攒下的一部分,原本打算扩大店面用的。但看到妹妹一家的处境,他毫不犹豫地全给了。

他掏出钥匙,打开店门。店里摆满了各种五金工具,墙角挂着几张去年的年历,显得有些陈旧。他走到柜台后,从抽屉里拿出个小本子,翻开,上面记着近几个月的收支。

“扩店的事,可以再等等。”他自言自语道。

橱窗的反光里,他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和微微发白的鬓角。三十五岁了,还是单身。县城里的媒婆没少给他介绍对象,但他总是推脱,说忙,没时间相亲。其实,是放不下这个家。

他拿起手机,看着妹妹发来的全家福,两个小婴儿被罗庆国和小红抱在怀里,四张笑脸。照片背景是他们家简朴的堂屋,墙上还挂着一幅他去年送的山水画。

“小红有自己的家了,真好。”他轻声说,把手机放回口袋。

柜台上放着一个陈旧的收音机,他随手打开,里面正播放着一首老歌。歌词讲述着亲情和离别,让他想起昨晚在罗家的情景。

门外,一个邻居路过,探头进来打招呼:“明山啊,回来了?听说你妹妹生了?”

“嗯,双胞胎,两个男孩。”蒋明山笑着回答。

“恭喜恭喜!啥时候请客啊?”

“改天,改天一定请。”

送走邻居,蒋明山开始清点货物。忙碌中,手机又响了,是罗庆国发来的信息:“大哥,我刚和医生商量好了,过两天带小红去做个全面检查,照顾好她和孩子。”

蒋明山回复:“好,小红身体要紧。”

那一刻,他感到无比踏实。妹妹嫁得虽远,但找到了真心疼她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

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他心想,等忙完这一阵子,他要再去看看妹妹一家。也许下次,可以帮罗庆国在县城找个更好的工作。或者,他可以考虑在罗家镇开个分店,这样就能经常见到妹妹和外甥了。

夜深了,五金店的灯还亮着。蒋明山坐在柜台后,慢慢地在本子上写下新的计划。

窗外,一轮明月悄悄升起。那光,照在县城,也照在几十公里外的罗家镇,照在那个有着新生命的小院子里。

来源:云朵棉花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