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自测!不用拍CT,专家教你如何简单自测是否得肺炎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5:57 1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27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咳嗽发烧别大意,可能不是感冒,是肺炎。”在很多人眼里,肺炎是个离自己很远的病。但实际上,它比你想的更常见,而且一旦耽误,后果严重。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肺炎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病率极高,尤其是老年人、婴幼儿和有基础病的人更容易中招。

很多人一咳嗽、发烧,就开始担心是不是肺炎。但去医院拍个CT,不仅贵,还怕辐射。有没有不用拍CT,就能提前判断的方法?这篇文章,我们就教你如何在家进行肺炎初步自测,并告诉你什么时候必须得看医生

肺炎是肺部感染,病原体可能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它不是简单的“感冒加重”,而是肺泡发生实质性炎症,影响的是呼吸系统的核心部位。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两者差别大,治疗也不一样。如果弄混,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人以为只要咳嗽发烧就是肺炎,实际上远没这么简单。肺炎的表现因人而异,轻重不一,不能只靠一个症状判断

以下是临床上比较典型的肺炎表现:

持续高烧:体温超过38.5℃,并持续不退。咳嗽加剧:咳嗽时间超过5天,痰量增多,颜色变黄、绿色,甚至带血。胸痛或呼吸困难:深呼吸或咳嗽时胸口疼,走路或说话时气喘。全身乏力:明显感觉体力下降,头晕、心跳加快。老年人或儿童特别表现:有时没有发烧,但精神状态差、食欲不振、呼吸急促。

重点提示:并不是所有肺炎都会发烧,有些免疫力差的人可能体温正常,但病情已经很重了。

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的诊断,但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风险初筛。这套自测方法来自国内多位呼吸科专家的临床经验总结,适用于普通人群。

自测一:体温+咳嗽持续时间。如果你发烧超过 38.5℃,并且咳嗽持续超过 5天,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咳出的痰变浓、变色。

自测二:是否气短或胸口疼痛。在日常活动中,比如爬楼梯、快走或者说话时,是否容易气喘,甚至胸闷、胸痛?这可能是肺部炎症影响了氧气交换。

自测三:是否有寒战或出汗异常。肺炎患者常常会出现寒战(突然发冷发抖),发烧后又大汗淋漓。如果这种冷热交替很明显,也要注意。

自测四:用“数数法”检测呼吸是否异常。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始从1数到40。如果你在数到20左右就喘不过气,可能说明肺功能受影响。

不是所有人得肺炎的风险都一样。以下几类人属于肺炎高危人群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疫力下降,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患有慢性病的人:如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等。婴幼儿和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长期吸烟或喝酒的人:肺功能受损,病毒入侵更容易。长期卧床、术后恢复期患者:肺部通气差,痰液不易排出。

这些人即使症状轻微,也建议尽早就医检查,不能“硬扛”。

CT能清晰显示肺部是否有炎症、积液或病灶,是目前诊断肺炎的金标准之一。但并不是人人都需要一上来就拍CT。

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体征和听诊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影像学检查。有的轻症肺炎,靠胸部听诊+血常规+CRP(炎症指标)就能初步判断。

如果你属于高风险人群,有以上自测症状,并且病情加重或持续不退,医生会建议拍CT来明确诊断

肺炎不是“拖一拖就会好”的病。一旦病情发展,可能进展非常快。尤其是细菌性肺炎,在短时间内可能引发脓毒症、呼吸衰竭。如果你有以下情况,建议立即就医:

高烧持续超过3天

咳嗽加重,痰色异常

呼吸困难,胸口闷痛

精神状态差,食欲明显下降

既往有肺病或慢性病病史

不要指望在家“捂汗出一身病就好”,这对肺炎无效,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肺炎可以预防,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和避免病原体入侵。疫苗接种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推广的疫苗包括:

肺炎球菌疫苗:推荐老年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每年注射,降低因流感引发的继发性肺炎。新冠疫苗:仍是防止病毒性肺炎的重要手段。

平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戒烟限酒,保护肺功能

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勤洗手,避免细菌传播

避免久坐、久卧,促进肺部通气

肺炎不是小病,也不是“感冒拖几天”。它有迹可循,也有办法自测。别怕麻烦,也别怕医院。真正危险的,是你忽略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如果你有疑似肺炎的表现,尤其是属于高风险人群,别犹豫,立刻去医院找呼吸科医生检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做法。

参考文献:

①.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Z].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6.

②. 张建红. 肺炎的早期识别与临床路径管理[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

感谢关注!有你在,我们会变得更好!

来源:清散健康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