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一下,用意念翻页、点歌,甚至调节音量,不用动手也能玩转 iPhone、iPad 和 Apple Vision Pro——这可不是电影画面,而是 Synchron 刚宣布的“原生脑机接口”功能。
想象一下,用意念翻页、点歌,甚至调节音量,不用动手也能玩转 iPhone、iPad 和 Apple Vision Pro——这可不是电影画面,而是 Synchron 刚宣布的“原生脑机接口”功能。
2025 年 5 月 13 日,神经科技公司 Synchron 宣布其端管式脑机接口(BCI)首次实现与 iPhone、iPad 及 Apple Vision Pro 的原生集成,这是 BCI 技术进入消费级生态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
该技术基于 Stentrode® 植入物,通过血管导航布置电极,无需开颅手术即可读取运动皮层信号,实现「意念即指令」的操作模式。
该系统主要面向 ALS、脊髓损伤等重度运动障碍患者,第一批早期用户已能通过意念完成设备导航与基本操作,极大提升了他们的数字社会参与度。
具体来说,Synchron的Stentrode通过血管导管将微型电极植入运动皮层相应静脉,从血管壁读取运动意图电活动,规避了开颅手术的高风险和侵入性。植入后,设备将采集到的神经信号转换为数字“开关控制”命令,该命令在Apple系统层面被识别为类似鼠标或键盘的HID输入,实现对图标点击、页面滚动等操作。
与Elon Musk的Neuralink相比,Stentrode电极数量更少、植入方式更温和,但在可行性与安全性方面已有临床验证:美国早期试验中无设备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验证了端管式植入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用于控制手机的脑植入物可能看起来很极端,但对于那些患有严重脊髓损伤或相关损伤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与世界互动的关键。苹果将为在大脑运动皮层附近植入植入物的用户提供“切换控制”功能。当人们想要移动时,植入物会捕捉大脑的电信号。它会将这些电信号转化为苹果的“切换控制”软件,使其成为诸如选择屏幕上的图标或在虚拟环境中导航之类的数字动作。
根据华尔街报道,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马克·杰克逊是 Stentrode 植入物的早期测试者,他戴着一副与植入物相连的Vision Pro,Synchron 设备能够有效地翻译脑电波,让用户在屏幕上导航并选择图标。它与苹果操作系统中名为“切换控制”的功能配合使用。不过杰克逊提醒说,Synchron 的技术仍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他无法用它来模拟用鼠标移动光标或用手指移动触摸屏,因此导航速度比与电脑或智能手机的正常交互要慢得多。
当然,就点击而言,它的速度可能比较慢,开发者也需要时间来构建更好的脑机接口工具。但速度并非目前的重点。重点是,人们可以利用脑植入物和iPhone来与一个他们原本无法接触的世界互动。
BCI 不只是给残障人士定制的“黑科技”,它也正在向大众化迈进。Precedence Research 预测,2025 年全球 BCI 市场规模将近 30 亿美元,2034 年有望涨到 124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 17%。不仅是入侵式(像 Stentrode),还有 EEG、皮肤贴片等非侵入式方案都被看好,风投这两年已砸进超 10 亿美元,Synchron、Neuralink、Paradromics……谁都不想错过这场人机交互的革命。
总之,Synchron + Apple 的这波脑机接口合作,拉开了“意念操控”真正落地的序幕。先让 ALS、脊髓损伤患者先尝鲜,后续随着技术成熟、法规完善,也许哪天我们真的可以戴着轻薄头戴设备,用思维开关灯、玩游戏、切歌单,生活里再也不用动嘴打字,连手都可以解放。未来 5–10 年,人机交互全新篇章就要开启,拭目以待吧!
来源:绘声社科技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