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聚焦“三个节点”,推进协同育人。开学衔接期:组织新生家长会专题培训会6次,解读学校管理制度及教育理念,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五项管理”“双减”等主题宣讲,发放宣传手册3300余份,助力新生家长角色转换。期中黄金期:召开学情分析会,针对不同学力层次学生开展个
作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眉山市神县初级中学校聚焦家长会关键点,创新互动机制、强化服务平台,实现家校协同育人质效双提升。
聚焦“三个节点”,推进协同育人。开学衔接期:组织新生家长会专题培训会6次,解读学校管理制度及教育理念,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五项管理”“双减”等主题宣讲,发放宣传手册3300余份,助力新生家长角色转换。期中黄金期:召开学情分析会,针对不同学力层次学生开展个性化诊断,建立“一生一策”成长档案,家校共商提质方案。期末总结期:通过学业报告、实践作品展示等形式,全景呈现学生成长轨迹,科学指导假期学习生活。
创新“三项机制”,提升沟通质效。“需求调研”机制,会前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关注热点132条,征集家风故事、育儿心得325篇,实现会议内容按需定制。“分层对话”机制,打破传统家长会固有模式,按年级、班级、特殊群体等维度组织不同层次或小组的专题座谈,开展小组化、个性化指导18场次,分类施策,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双轨并行”机制,通过线上直播、线下互动,为异地家长提供会议服务,确保全员参与。
强化“三重平台”,确保常态长效。设立服务台,组织心理教师、学科骨干轮流值守,即时解答、精准指导,提供阅读推荐、个性化服务1700余人次,发放学习资料包2300余份。搭建分享台,动态展示学生成果,邀请家长代表交流教育经验18次,共商共研育人策略。畅通反馈台,开通“家校直通车”信箱,定期公示校务信息,累计收集食堂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意见建议267条,问题解决率和家长满意度分别达98%、96.5%。(江德康)
供图:眉山市神县初级中学校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