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破圈背后,有“三重逻辑”可资借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6:45 1

摘要:5月11日早上6点30分,超过7000名跑友从起点出发,吹响了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的冲锋号。这座“被流量眷顾的小城”,再次以“体育资优生”的身份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5月11日早上6点30分,超过7000名跑友从起点出发,吹响了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的冲锋号。这座“被流量眷顾的小城”,再次以“体育资优生”的身份冲上社交媒体热搜。

从“卤鹅哥”追着“甲亢哥”投喂,到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大手一挥免节假日停车费,再到“五一”假期政府食堂蒸了半吨多米饭招待游客……回首来时路,荣昌毫不掩饰“我想红”的野心,也正以“教科书级”的流量承接能力,成为县域文旅发展的标杆。

过去在流量榜上“查无此人”,如今在旅游市场“一呼百应”,荣昌出圈的背后有着三层考量。

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现场。图源 荣昌微发布

“以小博大”承接流量

这些年来,因为一个人、一部剧,甚至是一场演唱会而带火一座城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因为准备不周、服务不当或急于变现等种种原因,往往容易陷入“将热度吃成一次性饭”的尴尬。

观察荣昌的营销方式,很明显,这里既不“硬拗”高端的姿势,也没有“大操大办”的风风火火,就是围绕旅客的体验感与性价比,“四两拨千斤”地将本地特色发挥到极致。

荣昌卤鹅走红后,区委书记高洪波随即宣布全城免费政策——公交车免费乘坐、景点免门票、停车场免费。“五一”假期前夕,他还呼吁本地市民让出车位和餐位,“这几天就别吃卤鹅了,让给外地游客”。

游客走进荣昌夏布小镇,不仅能吃到色泽金黄、香气诱人的卤鹅,还能看到“站岗”的白鹅雕塑、印有白鹅的荣昌折扇和店门口“站台”的渝州白鹅。随处可见的“鹅”元素,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卤鹅主题游乐园”,沉浸体验值分分钟拉满。

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荣昌的流量承接能力,还体现在政府、企业与市民的“同频共振”上。

当“卤鹅哥”8天辗转5城带火了荣昌卤鹅后,当地政府不仅报销他全程差旅费用,还奖励10万元,更任命其为“荣昌卤鹅首席推介官”;

当无数游客蜂拥而至时,当地企业迅速从“猝不及防”切换到“热情迎客”状态。政府食堂主厨锅铲“抡到重影”,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也不闲着,洗碗的洗碗,接待的接待,手忙脚乱却笑容满面;

当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如火如荼时,从重庆高速执法部门对关键节点的巡查管控,到荣昌服务区增设的移动充电桩等便民设施,再到服务区、收费站等区域设置的“志愿服务岗”,细节拉满的服务自成跑道上的一面风景。

这种“全民共治”的模式,让荣昌在流量爆发时避免了“服务塌方”。正如网友评价:“荣昌的走红不是偶然,是整座城市都在努力。”

“链式思维”延长产业

荣昌的热度,从“五一”假期的“战绩”可见一斑。

5月1日零时至5月5日17时,60多万常住人口的荣昌迎接了超200万游客;区政府食堂共计接待6.7万人次,消耗了1.2万斤大米、1500斤猪肉;荣昌卤鹅销售量达290150只,同比增长752.53%;消费市场也迎来历史性突破,实现零售额20亿元,同比增长258%……

可以说,一只卤鹅带来了小城的裂变,荣昌也用极致的服务稳稳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

2025重庆·荣昌半程马拉松赛创新融入荣昌卤鹅元素,从运动员参赛物料设计到赛道沿途补给站提供荣昌卤鹅补给。图源 重庆荣昌马拉松赛官微

“要是长期这么干下去,有干头啊!”高峰期,荣昌黄二姐卤鹅店一天能卖1000多只鹅,老板娘于平也是满怀憧憬与想象。

可是,在“网红城市”接力出圈的背景下,“5分钟爆火”已经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昙花一现”。怀化、淄博、天水、菏泽等城市,都经历过从爆火到逐渐平淡的曲线过程。

那么,荣昌未来的路在何方呢?

“要以数据流量换经济增量。”荣昌没有停留在“网红打卡”的浅层狂欢,而是着手巩固壮大本地支柱性产业,实现从短期热度到长期发展的转变。

荣昌白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瞄准2026年10亿元产值目标,当地政府一边出台《荣昌卤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一边依托农牧特色国家级高新区启动规划卤鹅产业园,构建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

上游建设200万只白鹅养殖基地,配套6万亩花椒、八角等卤料种植园,确保“鹅源纯净、卤料地道”;

中游投资3亿元建设智能化中央厨房,引入真空锁鲜技术将保质期延长至15天,破解“现卤难储运”的痛点;

下游搭建“直播+电商”矩阵,鼓励企业主、养殖户、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

除了拉动前端养殖,让荣昌卤鹅“飞”向全球,当地还计划将产业链条延伸至羽绒服加工、羽毛球原材料供应和鹅油开发美妆品等方面。

据了解,目前荣昌已与江苏一家大型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签订投资协议,将在荣昌生产羽毛球、羽毛球拍。未来,还将引入羽毛球赛事,实现加工端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壮大。

从“爆款单品”到“产业矩阵”,这座西南小城做深做透“一只鹅的文章”,不断释放“长尾效应”,正在将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制度发力”优化环境

回头望去,荣昌的走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投喂“甲亢哥”时,“卤鹅哥”曾被吐槽“蹭热度”,在上海车展和周鸿祎互动时,场面也一度“非常尴尬”。

面对这些小插曲,这座“山城”没有露怯,凭着不服输的劲头,硬生生开辟了一条生路。这股子霸蛮劲,其实与当地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格局有巨大联系。

据了解,荣昌民营企业在经营主体中占比达到99%。民营企业能快速感知市场变化、洞察和捕捉潜在商机,但由于经济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往往需要精心培植与呵护,这相当考验当地政府的管理水平。

荣昌爆火之后,前来参观考察的企业络绎不绝。数据显示,短短一个月内荣昌新增54条招商线索,28个总投资超20亿元的重点项目进入深度接洽,涵盖卤鹅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智能设备制造等领域。

“招商干部全程陪同讲解,连配套细节都替企业想周全,落户信心更足了!”4月25日,成都市新都区永发塑料制品公司副总梁文和实地参观走访之后,被当地的“123456”营商环境和“来了就是一家人”的服务态度打动。

在昨天的马拉松比赛上,有一个细节也令湘伴君感触颇深。比赛时间原定为当天上午7点30分,因考虑到气温持续攀升,为了保障参赛选手的安全,赛事组委会将开跑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

全国多城都有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经验,而荣昌的这种周全考量、细致服务,实属珍贵难得。

要知道,荣昌依托赛事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径,并不是在“蹭卤鹅的热度”。早在2018年,当地就开始组织马拉松比赛。重庆长跑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显示,去年的马拉松赛还有5位厅级干部当赛事配速员。

深入观察还可以发现,自“五一”假期开放政府食堂和机关大院获得好评后,当地立马回应称“以后每个节假日和每月的第一个周六中午也会对外开放”。

从细致入微的考量,到迅速响应的速度,荣昌一直以“时刻准备着”的姿态迎接流量的眷顾。

由此而言,城市发展缺的从来不是机会,而是舍得耕耘的心境。

这些年来,湖南也举办了北斗峰会、湘商大会、非遗博览会等多个大型盛会,各市州还轮流举办旅发大会。对各地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北斗峰会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论坛在湖南株洲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邹尚奇 摄

而从张家界景区“长满韩国人”,到郴州以“山水画卷”绘旅游新名片,再到衡阳“工业游”催发“文旅新枝”……无数“声名远播”的实践,既生动展现了湖南各地的特色和实力,也进一步印证了“精彩在眼前,功夫在背后”的深刻逻辑。

在县域文旅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荣昌的“三重逻辑”无疑为湖南各市州提供了一本可资借鉴的“实战手册”。

来源:湘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