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 20元铤而走险 电瓶惯偷栽在监控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6:52 1

摘要:“电瓶没了,今天的货送不出去,生意全泡汤了!” 老李望着空荡荡的电动三轮车底座,满脸愁容。

“电瓶没了,今天的货送不出去,生意全泡汤了!” 老李望着空荡荡的电动三轮车底座,满脸愁容。

近期,太原市郝庄片区商超密集的街道上,类似的叹息声接连响起—— 多辆电动三轮车的电瓶不翼而飞,商户们因货物运输受阻,遭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究竟是谁在暗处对运输工具“下黑手”?

案件发生后,郝庄派出所民警迅速展开侦查。

通过摸排线索、反复研判监控,民警很快锁定一名正在作案的嫌疑人,并当场将其抓获。

经审讯,嫌疑人张某今年42 岁,处于无业状态。面对讯问,张某虽承认盗窃,却狡辩称这是 “初犯”,企图蒙混过关。

但民警早已掌握铁证—— 案发前三日,张某在水峪村作案的全过程被公共视频完整记录。

在确凿证据面前,张某不得不如实交代全部犯罪事实。令人震惊的是,张某此前已多次因盗窃被警方处理,却屡教不改,甚至将盗窃当作“营生”。

因自己有电动三轮车,熟悉电瓶拆卸流程,他总能快速得手。每次偷来的电瓶,都以20 元的低价卖给废品收购站,换取微薄赃款。

目前,违法人员张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务必加强车辆防盗措施,安装防盗锁、监控设备,避免财物损失。

同时,若发现可疑人员或线索,及时联系警方,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为了区区20 元,张某选择铤而走险,最终换来法律的严惩。

法律的天平不会因赃款微薄而倾斜,20 元的非法所得,足以成为其人生的污点。

这警示着所有人:任何侥幸心理都将在法律的明镜下无所遁形,再小的贪念都可能成为吞噬自由的深渊。

案件背后,更值得深思的是预防机制的完善。

对于公众而言,防盗意识的提升与技防手段的普及,才能有效压缩犯罪空间。

唯有法治的震慑、社会的关怀与个体的自律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筑起防范犯罪的坚实屏障,让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