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罗湖丨街区设计焕活城市未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6:49 1

摘要:近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主办的“筑梦罗湖”笋岗云街活力街区营造沙龙在城脉中心M1层路演中心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设计破局,策划点睛”为主题,吸引了近20个相关政府部门,超80位规划专家、先锋设计师、运营精英及市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老城焕新与

近日,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主办的“筑梦罗湖”笋岗云街活力街区营造沙龙在城脉中心M1层路演中心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设计破局,策划点睛”为主题,吸引了近20个相关政府部门,超80位规划专家、先锋设计师、运营精英及市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老城焕新与24小时乐活街区的未来图景。

云街漫游

沉浸式感受街区温度

活动伊始,参与者们从城脉中心大厦出发,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笋岗City Walk”漫游体验。漫步于3000米悬浮带与空中连廊之间,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到云街在慢行系统、星光跑道、智能家产业布局上的创新实践。这条串联14座商业体的活力动脉,正以“空间互联+场景共生”的理念,悄然重塑罗湖的城市肌理。

智慧创新

规划统筹引领,汇聚设计力量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指出,笋岗云街不仅是罗湖有机更新的实践典范,更承载着“破局、共生、为民”的使命,以创新的设计理念和运营模式,为高密度城区存量时代再出发开辟了一条新路子。然而,当前笋岗云街在提升活力氛围、营造多元业态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需通过规划统筹引领、汇聚设计策划的力量,强化其“智能家产业集聚区、夜间经济活力带、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的多重属性。

设计分享

多方共话,碰撞智慧火花

设计分享环节,五位嘉宾分别从落地实践、商业运营、规划研究、城市策展和社区营造的视角切入,为街区焕新提供了深度思考与创新方案。

1

重构“家”的边界:

让家文化成为城市的温暖底色‌

深圳市城脉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天光以“从空间叙事到智能生态”为主线,分享笋岗云街改造实践。他强调以“家文化”为核心,通过智能技术、生态设计、空间互联重构消费场景:串联14栋商业体打造“漫步即消费”体验;引入裸眼3D屏、智能照明升级传统家居为“云端家文化”空间;改造荒地为休闲商业区,以斜面绿化、夜景灯光激活工业遗存。项目通过“策划-设计-运营”一体化模式,推动街区转型为“智能家产业集聚区+24小时乐活社交场”,目标打造未来消费的“深圳样本”。

2

义乌天地的启示:

传统烟火气与未来商业感共生共荣

华润置地深圳地区公司设计总监张博以义乌天地项目为例,分享“精致烟火气、松弛灵感场、事件首发地”商业场景实践。项目融合“街区+盒子”模式,复刻八角井广场、水景市集等商贸记忆,结合夜间泛光与餐饮外摆,营造24小时市井烟火气;通过欧式立面改造、裸眼3D屏等科技元素,塑造国际化未来感。推行租户共创机制,统一外立面与店招,设置弹性空间容纳主题市集与艺术策展,打造“事件首发地”吸引力。张博强调,焕新需平衡传统与未来——以“空间-业态-人群”交互激活商贸基因,让烟火气与商业形态共生,重塑城市中心活力。

3

华强北微更新:

让街巷讲述中国电子第一街故事

深规院副总规划师刘浩分享华强北转型实践,提出以数字洞察与微更新推动“中国电子第一街”向全球科创极跃升。基于腾讯LBS等大数据识别物流拥堵、人车冲突痛点,聚焦Z世代科技体验与夜间社交需求,实施三大策略:优化物流动线——通过智慧集散中心、低空物流试点实现“人货分离”;激活低效空间——改造桑达工业园等为共享实验室、创业加速器,构建“低成本创业+高密度创新”生态;重塑公共场景——以振华路为轴串联林荫步道、科技发布广场及旗舰T台,打造“全息活力展场”。刘浩强调,华强北焕新需以“渐进式更新”叠加科创、时尚功能,保留商贸基因的同时,推动从电子元件集散地向全球硬件创新策源地转型。

4

清水河的策展想象:

让工业遗存成为城市生态试验场

深规院城市设计与公共艺术促进中心主任刘磊以深业车城改造为样本,提出以“生态+文化+科技”三重交响激活工业遗存生命力:通过“针灸式”改造,将23万平方米深业车城广场转型为“垂直海绵体”,保留深圳工业站“供港三趟快车”历史记忆,利用圆筒剧场、跨街连廊等空间,让工业场景蜕变为文化事件策源地;刘磊提出,城市更新需以“循环再造”为核心理念将清水河从物流枢纽转型为“生态-生产-生活”融合的韧性城市样本,最终实现“工业遗产不仅是历史的容器,更是未来生活的孵化器”。

5

城市微更新中的社区营造:

从空间改造到社会治理

深圳草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彬凌以龙华社工村、莲花村、上围艺术村微更新实践为例,阐释社区营造理念。龙华社工村改造中,通过居民共创将废弃空间变为儿童乐园,以“抓阄分地”“瓶盖墙”激发归属感;莲花村架空层改造打造“楼下兴趣社”“共享健身房”等全龄友好空间,破解停车占道难题;上围艺术村联动政府、企业、艺术家及儿童议事会,以“五方共建”模式将艺术资源转化为社区服务,并建立“妈妈合作社”自主管理、公益反哺机制维持长效运营,最终实现烟火气与归属感共生的理想社区。

自由交流

播种未来的种子

自由交流环节,嘉宾与观众围绕“业态运营多样性”“街区商业活力”“智能家产业生态”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对未来笋岗云街进一步延伸串联起更多活力街区表达希冀,并就将清水河深业车城片区打造为第十届深港双年展罗湖分展场发出现场邀请,希望借助本次活动催生更多设计的种子在罗湖生根发芽。

从破局到共生,让城市更有温度

本次沙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启航,通过分享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实践经验与大胆构想,凝聚街区功能提升共识,促进多方协作交流,打造复合型活力街区。未来,罗湖区将持续以设计驱动焕新、以策划点亮街区,让笋岗云街成为深圳自发式有机更新的鲜活注脚,也为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筑梦罗湖”讲坛系列活动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于2023年创办的,集政策宣传、专业提升、公众科普、跨界融合等于一体的城市规划设计学习交流平台,旨在持续提升罗湖城区规划建设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目前已举办“深港边界空间协同发展策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走向可持续的深圳城市更新”等16场主题活动。

2025年,讲坛将持续聚焦城市空间、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领域,汇聚更多深港专家、高校师生、先锋设计师等智库力量,共同传递罗湖好声音、好故事、好品牌。

来源: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罗湖管理局

编辑:张冰新

审校:王芳 谭录岗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有内容均来自主流媒体及服务方,非商业用途,如有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系编辑,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侵权内容。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