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河九曲,蜿蜒千里,母亲河的浪花里奔涌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在这条滋养万物的长河两岸,无数家庭如繁星般散落。新时代的“黄河女儿”,在柴米油盐的烟火里书写好家风的传承故事。
黄河九曲,蜿蜒千里,母亲河的浪花里奔涌着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在这条滋养万物的长河两岸,无数家庭如繁星般散落。新时代的“黄河女儿”,在柴米油盐的烟火里书写好家风的传承故事。
此次“黄河女儿行”采访团队将深入渭南、延安、榆林三地,走进社区、镇村,聚焦三秦大地上的凡人微光,探访四世同堂的孝道传承,对话教育世家的书香门风……让我们跟随采访团的笔触,聆听“黄河女儿”用生命谱写的家风交响,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的灼灼光华。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5月15日上午,带着敬仰之心,“黄河女儿行”采访团一行走进渭南市潼关县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感知“四知先生”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的传家之道。
千百年来,只要人们言及“廉”,就不得不提到杨震。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郡(今潼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杨震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其“清白吏子孙”的家规,也成为杨氏家族代代相传的家风。
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位于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占地83亩,于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廉政教育基地。展区主要分为四知堂、正气厅、浩然厅、清风廊、放映厅五个部分,展示杨震清德育人、廉洁为官的思想和事迹。
“杨震50岁被举荐到朝廷做官,‘暮夜却金’时‘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工作人员介绍,杨震的子孙们深受清白家风的影响,都以清廉著称,杨氏“四世三公”的美誉由此流传于世。唐代诗人李白赞道:“关西杨伯起,汉日旧称贤。四代三公族,清风播人天。”
近年来,潼关县充分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杨震“四知拒金”“清白传家”的故事为核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风品牌。潼关县纪检监察信息中心主任焦战鹏介绍,该县依托杨震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设立了杨氏家风家训馆,系统展示杨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训,2023年,被渭南市妇联授予“渭南市家风教育基地”,吸引众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参观学习。为丰富家风文化宣传产品,先后拍摄完成家规专题片《陕西潼关杨震——清白家风传千古》、电视纪录片《记住乡愁——门楣之上》之《弘农杨氏——清风沐雄关》、廉政音乐片《清白传家本无价》,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开展家庭廉洁教育的生动教材。开设《家风家训》课程,成功举办“潼关古城暑期研学班”活动7期,接待15所学校的1000余名学生,到基地开展廉洁主题研学活动。县纪委监委联合县妇联联合评选出评选出12户“潼关县廉洁家庭”,1户被评为2022年度“陕西省最美清廉家庭”,以党员干部“小家”清廉带动社会“大家”清朗。指导县教体局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制定《潼关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县级、校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在社区治理中将家风元素与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结合,通过融入党建共建、开展家风评选、打造家训文化载体等举措,打造多个特色鲜明的家风建设示范点。
“黄河女儿行”采访团成员感慨道,杨震廉洁正直、一生为公,让人深受感动。作为一名媒体人,他们要传承先贤遗风,弘扬浩然正气,永葆廉洁本色,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知遗训家声远,三相流芳世泽长。”如今,杨氏后人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训,“四知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杨氏后裔和中华儿女。
共建文明家庭
共育文明新风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