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宜小学的课堂上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颁奖仪式,二年级学生宋瑶手捧“拾金不昧奖”奖状,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成为诚信美德的鲜活榜样。
5月13日,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政宜小学的课堂上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颁奖仪式,二年级学生宋瑶手捧“拾金不昧奖”奖状,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成为诚信美德的鲜活榜样。
老师为宋瑶(左)颁发“拾金不昧奖”。(资料图)
近日,宋瑶在课后活动时在校园内发现一枚黄金吊坠,她毫不犹豫地将这份“意外之财”交给了学校老师,学校也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失主,宋瑶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学校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小父母就给我讲拾金不昧的故事,上学后老师教导我们要做诚实的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要把好的优良传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宋瑶说。
为将诚信种子播撒进每个孩子心间,察右前旗政宜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教育活动。课堂上,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身边的诚信故事,观看精心挑选的诚信主题动画短片,围绕“诚信在生活中的意义”展开热烈讨论。
“诚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诚信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他们在《明山宾卖牛》《手捧鲜花的孩子们》这些诚信故事中感受诚信的力量,再通过情景演绎、真心话大冒险等游戏活动让诚信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察右前旗政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武晓婷说。
察右前旗政宜小学开展诚信课堂。(资料图)
察右前旗政宜小学的诚信教育实践是察右前旗教体局诚信建设工程的生动缩影。察右前旗教体局统筹全旗中小学,将诚信教育深度融入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与日常管理。一方面,深挖学科教材中的诚信元素,将诚信教育与养成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手抄报展览等多样化活动,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守诚信”的浓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
从一枚黄金吊坠的物归原主,到一堂堂浸润心灵的诚信课堂,再到全旗教育系统的积极实践,诚信之花正绽放在察右前旗的每一所校园,滋养着新时代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海军
察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宋东升 盖文佳
新闻编辑:莎日娜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