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布局进阶:银联打造中澳支付合作「新图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5 17:27 2

摘要:作为中澳人员往来的「重要纽带」,亦是双方经贸合作的「数字桥梁」,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科技发展的多重因素驱动之下,中国银联也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拥抱更多可能。

作为中澳人员往来的「重要纽带」,亦是双方经贸合作的「数字桥梁」,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科技发展的多重因素驱动之下,中国银联也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拥抱更多可能。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当一个中国人想要去澳大利亚旅游,必须要为「花钱」准备些什么?

如果把时间倒回20年前,我们可能需要提前很久到银行网点换汇,尽可能多地准备好现钞,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是在十年前,我们已经无需兑换大量外币,一张带有银联标识的银行卡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支付需求。

而现在,当大部分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之后,在海外,我们也可以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同样流畅便捷的支付体验。

目前,澳大利亚几乎所有POS商户和ATM受理银联支付。中国游客熟悉的David Jones百货、悉尼鱼市场、Woolworths超市等均可使用银联卡。游客还可使用银联卡在Hertz门店租车,或用Uber打车,畅游澳大利亚。

中国人在澳支付体验的不断提升,离不开中国银联不断完善国际服务网络建设——从陪伴国人「走出去」,到深化本地化业务发展,再到通过支付体验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近期,中国银行还在澳发行了首张银联单标双币借记卡,这亦是合作伙伴用实际行动展示对中国银联国际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认可。

对于中国银联来说,自2007年首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到如今,银联卡成为众多本地及全球客户在澳支付的首选,这一过程折射出了中国银联国际业务的持续进阶——把握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满足跨境支付以及境外市场本地生活不断升级的支付需求 。

1 中澳支付合作「新图景」

「中国游客走到哪里,银联卡就用到哪里。」

早在2004年,刚成立两年的银联即开始试水国际化,跟随中国人出境的脚步拓展受理网络,澳大利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市场之一。

在此基础上,随着中国居民在澳洲的商务、学习等需求日益旺盛,中澳贸易往来不断增加,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过去十多年里,「走出去」的居民和企业越来越多。

期间,虽然新冠疫情一度打乱了合作推进的节奏,但市场正逐步回到正轨。

澳旅游研究所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前,中国是澳最大的国际游客来源国,在澳消费也最高。疫情后,赴澳的中国游客数量稳步攀升,截至2024年9月,中国游客已恢复至疫情前的6成,在澳消费恢复了77%。

在教育领域,澳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澳国际学生注册就读的总人数约85万,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对澳投资存量347.7亿美元,设立企业超过800家。

这些不仅催生了规模庞大的跨境支付需求,而且支付场景日益多元复杂,并且对支付的效率、体验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更好地陪伴国人「走出去」,银联在澳洲市场布局的广度和深度也随之提升,并逐渐形成一张多层次、广覆盖的立体化支付网络。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受理业务方面,银联卡在澳线下商户及ATM覆盖率分别达到约95%和99%,能够实现对「衣食住行娱购」等民生高频消费场景的全方位受理。

与此同时,随着过去几年持卡人的线上消费需求增加,银联也围绕电商购物、餐饮外卖、OTA等场景加大了对澳洲线上商户的布局力度。

这一趋势也延伸到了发卡业务上。眼下,银联除了与中国银行澳大利亚有限公司等发卡行合作之外,还与今日钱包、Hungry Panda、EASI等流量入口开展发卡业务合作,持续提升银联在澳洲市场的认知度和渗透率。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中澳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随着新十年开启,在中澳合作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也更加紧密和深入。

比如,在中国游客澳洲游热度持续提升的同时,「China Travel」在澳大利亚也成为「热词」。2024年,澳大利亚访沪游客数连续多月增幅超过100%。

为了便利澳洲游客来华,2024年6月,中国对澳大利亚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15天入境免签政策。同年11月,免签政策优化,入境事由扩大,免签停留期限延长至30日。

2 国际支付竞争力「进阶」

不难发现,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银联早已不局限于满足境内持卡人跨境用卡的需求,而是「两条腿走路」,同样为境外市场持卡人本地生活用卡和跨境商旅用卡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银联而言,在过往做广、做深受理网络的基础上,其全球化布局想要再进一步,深入本地经营是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这也意味着,银联必须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才能直面与国际巨头的竞争。

以澳大利亚市场来看,基于自身在技术和场景服务方面的深耕与积累,通过打造特色服务场景、提升客户体验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尤其,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的服务经验也为国际业务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当地银联受理商户中,有90%支持银联闪付,即「挥」手机或「拍」卡服务,并且,银联卡绑定Apple Pay、Huawei Pay等手机钱包均可使用。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银联手机Pay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4倍。其中,澳大利亚本地政府类缴费(签证申请、社区管理费等)交易增长迅速,过去三年同比均大幅增长,其中2023年同比增长超4倍。

换言之,「闪付」带来的支付效率和体验升级真正受到了本地常驻人群的青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基于过去多年服务中国学生海外求学积累的丰富经验,银联也围绕学费缴纳、学生公寓、学生保险以及电信、能源缴费等需求不断拓展服务生态,将留学场景作为本地化布局的关键落子。

包括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在内的200多所知名高校、语言学校、中学等教育机构均支持银联线下POS支付,持卡人还可以在云闪付APP澳大利亚主页完成线上缴费。

眼下,虽然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局部遭遇「逆流」,但中国开放的大门仍然「越开越大」。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整个金融业的开放水平和服务能力也将随之提升。

作为中澳人员往来的「重要纽带」,亦是双方经贸合作的「数字桥梁」,在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科技发展的多重因素驱动之下,中国银联也将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拥抱更多可能。

来源:馨金融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