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9年3月2日上午8时,中国边防部队如同往常一样派出巡逻分队登上珍宝岛执行巡逻任务,不料就在这一过程中,突然遭到苏军袭击。
1969年3月2日上午8时,中国边防部队如同往常一样派出巡逻分队登上珍宝岛执行巡逻任务,不料就在这一过程中,突然遭到苏军袭击。
入侵的苏军不仅不听我边防巡逻部队警告,反而还悍然开枪射击,致使我边防巡逻队员6人牺牲。
历经一个小时战斗,中国边防巡逻队击退了苏军,保卫祖国边疆。
事后才得知,苏军此次是有备而来,他们出动了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
也就此掀开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序幕。
在此次战斗中,我军涌现出许多英模人物,比如参加此次战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七师二一七团一营营长冷鹏飞战后,冷鹏飞被荣记一等功,1969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冷鹏飞的事迹至今依然在被传颂,2017年7月28日还荣获了“八一勋章”,2019年又入选最美奋斗者名单。
不过相比之下,另外一位战斗英雄,就不太常被人提起。
1969年4月1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过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后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孙玉国则作为九大代表出席了会议。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时,孙玉国任黑龙江边防站战争。
也就是在一个月前,即3月2日,正是孙玉国率领的巡逻分队在例行巡逻中,遭遇了苏军包围。
当时孙玉国义正言辞的警告苏军,并在苏军发起进攻时果断开炮,捍卫了祖国尊严,当时苏军兵分两路,企图从侧后包抄我巡逻分队另外一个小组,也是孙玉国第一时间识破,指挥部队瓦解了苏军偷袭。
之后的作战中,孙玉国率领边防部队与冷鹏飞率领的解放军配合作战,瓦解了苏军进攻,并击毙苏联边防总队长列昂诺夫上校、杨辛中校等60余人。
而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又恰逢九大召开,于是在会前,毛主席就提议:出席九大的代表中,应该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中印边境自卫战争、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代表。
遗憾的是,当时冷鹏飞因为负伤的关系,未能出席九大会议,所以这个重任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孙玉国身上。
当孙玉国从边防站来到人民大会堂,出席这一盛大庄严的会议时,内心的激动是不可名状的,而他在台上讲述战斗经过时,台下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代表,这其中不乏他之前就听说过的社会名流。
孙玉国讲完话以后,毛主席缓缓站起身来,率先鼓掌,紧接着,台下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会期间休息时,周总理缓步走到孙玉国面前,悄声对他说:
“你在发言中毛主席起来为你鼓掌,你要过去致敬握手哩!”
孙玉国愣了一下,面带羞涩的说:
“去向他老人家致敬握手。”
见孙玉国犹豫,周总理还特意鼓励他:
“战斗英雄,要勇敢一些嘛!”
休息结束后,孙玉国继续讲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的经过,特别提及了在3月15日的战斗中,将苏军的苏制62坦克炸瘫。
毛主席听到以后,又率先站起来鼓掌,也带动了台下的代表们一起鼓掌。
孙玉国这时也忍不住激动的情绪,走到主席台中央,向毛主席敬了个礼,并喊了一声:
“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这时也伸出手,孙玉国赶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
大会的气氛顿时被推向了高潮。
不过,也许是激动过了头,孙玉国在与毛主席握手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下来,而是沿着他上主席台的方向,挨个同台上的人握手。
当时,能与毛主席一起坐在主席台上的人,自然不是一般人,孙玉国那时情绪激动,所以也并没有看清楚同他握手的人是谁。
等到孙玉国走下主席台后,身边的战友悄声埋怨:
“为什么只去握主席台左侧人的手?”
孙玉国瞪大了双眼,满是不解的说:
“因为我要从左侧下来呀?”
孙玉国并没有意识到不对劲。
1969年9月20日,孙玉国等十名战士被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孙玉国本人也获得了提拔,出任边防站副团长。
从连级干部一下子就提拔到团级干部,也符合那个年代的特质。
不过对孙玉国而言,这样的跨越未免大了些。
珍宝岛战斗之后,孙玉国并没有安心下来做团里的工作,而是受邀到处做演讲、做报告,等他转了一圈回到部队时,却被告知已经升任团长。
这时已经是1972年9月。
孙玉国虽然已经出任了边防某部团长,但在单位的时间屈指可数,基本上还是延续前两年到处演讲的情况,团里的工作,基本上全都由副手处理。
1973年,孙玉国又出任了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然而三个月之后,孙玉国又再次被提拔出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
这一年,孙玉国年仅33岁。
从连级干部到大军区副司令员,孙玉国拢共就只用了五年时间。
1974年,孙玉国回到老家沈阳,家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一处独栋的、环境清幽的小院,妻子孙国珍泪流满面的走出来迎接他,他们夫妻已经有差不多七年没见面。
孙玉国与孙国珍是珍宝岛战役前一年结的婚,两人的名字也很有趣,相差竟然只有一个字。孙国珍当初和孙玉国结婚时,家里的条件还只能算是一般,甚至就连结婚的房子也拿不出,还是在哥哥家临时空出的一个屋子结的婚。
孙国珍婚后就搬回了娘家,还把婆婆也接来家里和自己的父母、姐姐弟弟居住。
珍宝岛战斗打响的时候,孙国珍是从收音机里听到前线打仗的消息,她知道丈夫就在那里,忍不住为丈夫的安全揪心,一直到后来她在收音机里听到九大召开的消息,当得知里面有个代表叫“孙玉国”,孙国珍一下子就放松下来。
孙国珍一下子成了战斗英雄的妻子,这让周围的人对她也另眼相看起来,但孙玉珍自己心态并没有多少变化,该如何还是如何。
只是没想到,丈夫孙玉国的心态与当初已经有了很大变化。
孙玉国过去性格爽朗、待人热情,随着地位越来越高,他也越来越谨小慎微,但对内对外,不自觉的多了股傲气,脾气也有些大起来,一旦有人忤逆了他,他就会毫不留情的批评。
也是在孙玉国回家这一年,他被选派到北京参加中央第三期读书班,当时周围的人并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只是知道,孙玉国可能又要高升了。
可孙玉国自己也不知不觉的进入到迷雾中,离悬崖边也仅有一步之遥。
1977年7月1日,经党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孙玉国被勒令停职审查,同年10月5日,经中央批准,免去孙玉国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的职务。
这段时间对孙玉国而言最难熬。
好在孙国珍对丈夫不离不弃,尽管不允许同丈夫见面,她还是坚持隔三差五给丈夫写信,鼓励丈夫,并多次叮嘱:
“玉国,只要对党忠诚,仍会有路。”
半年多以后,孙国珍被允许探视,她每个星期都要抽出半天时间去探望,有了妻子的陪伴,孙玉国顿时也不觉得苦了。
1982年11月18日,经中央批准,总政治部和军委纪委对孙玉国的审查结果作了批复:
“经中央军委批准,同意你们对孙玉国同志所犯错误的审查结论和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按正团职做转业处理。”
孙玉国回到家里等待分配,这次他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再出头露面。
一次上学的儿子回到家,拿着家庭调查表,孙玉国一看儿子表上父亲一栏的名字,心里没来由就发火:
“不要写爸爸!”
“为什么?”年幼的儿子不理解,瞪着大眼睛问。
“听话,你就说,我爸爸死了。”
儿子伤心的哭起来,还是在厨房的孙国珍听到哭声,走出来一把抱住儿子:
“写吧!你有爸爸,他叫孙玉国。”
霎那间,孙玉国的内心仿若被大锤集中,怔怔的说不出话来。
同年,孙玉国转业至沈阳郊区一家工厂工作。
在去工厂上班前,孙玉国满是担心,一方面他并不熟悉工厂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则是担心人们背后议论、嘲笑。
毕竟过去曾身居高位,骤然跌下,孙玉国不知道自己身边会有多少流言蜚语。
可出乎预料的是,并没有人议论,也没有人嘲笑,工厂为了让孙玉国能适应厂子里的生活,也给予了一定的照顾,不仅带他去专门招待客人的小食堂吃饭,还分配给他一个单间当宿舍。
工厂里的工人并没有歧视孙玉国,而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同志,隔三差五的上门探望,有时还拉着他一起玩儿。
孙玉国太小心了,他把整个人包裹起来,不敢与人交流,生怕有一句话说错。
有一次,一个工人批评他:
“你看得起我们吗?如果你看得起我们,就别把自己装在套子里。”
孙玉国恍然大悟,心里的包袱瞬间落地。
一次,孙玉国和工友干活,大家七嘴八舌的聊着,突然,一个工友戳了戳另外一个工友,一时间,七八双眼睛都聚在孙玉国身上。
孙玉国被盯得很不好意思,就问了一句:
“怎么了?”
工人告诉他:
“你刚才笑了。”
孙玉国渐渐融入工人群体中,再没有之前那种滞涩感,不久后,孙玉国出任了工厂“调整工资委员会”主任,他设身处地的为工人考虑,也赢得了工人敬重。
1983年3月,孙玉国通过考试,成了工厂的厂长。
1985年7月,孙玉国到锦州参加全国厂长统考,在成绩下发前,孙玉国就很紧张,后来他忍不住给负责统考的老师写了封信:
“老师,由于我情况特殊,我想快点知道我的成绩。”
老师似乎也很体谅孙玉国,在成绩榜单公布前,就把孙玉国的成绩写信告知了他。
当得知自己合格了的消息后,孙玉国也忍不住一阵激动。
1993年,孙玉国调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经贸局进出口部,专一负责外贸工作,在补上了基层这门课以后,孙玉国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陆续出任了经贸局总经理助理、总经理、副局长。
1999年,57岁的孙玉国退休,建议他表现,沈阳军区特意为他开了后门,将他的档案和组织关系留在了军区,并按照副师职转业待遇安排。
洗尽铅华,归来仍是当初。
孙玉国晚年虽然低调,但熟悉他的人每次碰到他,都会想起当年珍宝岛战斗,并称他是战斗英雄,但孙玉国每次都摆摆手说:
“我的奖章战友的鲜血换来的,它沉甸甸的,让我无法承受。”
2002年清明节,孙玉国再次踏上当初战斗的地方,这一次他终于能够平静的面对当年的战友们,他对身边的人说:
“百年之后,请把我埋在这里,我要在这里陪伴战友!”
来源:漫步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