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科普】冰箱里的“隐形杀手”

摘要:美食佳肴是人们的享受,而冰箱在保持食物新鲜的同时,也潜藏着病原微生物这一“隐形杀手”。故事的主人公老李,一位肾移植患者,就遭遇了这样的危机。

美食佳肴是人们的享受,而冰箱在保持食物新鲜的同时,也潜藏着病原微生物这一“隐形杀手”。故事的主人公老李,一位肾移植患者,就遭遇了这样的危机。

“老李又回来住院了”,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二线徐大夫声音从病房办公室飘过,大家都很疑惑老李不是刚出院么?

老李是一位肾移植患者,之前因为腹泻入院,当时考虑诺如病毒感染导致,治疗痊愈后出院。出院当天晚上,老李突然出现高烧,伴畏寒、寒战。第二天一大早,老李的儿子就推着他来到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医生根据老李有明显的菌血症表现,抽取了血培养后收入感染科病房。病房的大夫们再一次见到他,他不再是侃侃而谈的老李,除了畏寒、寒战,老李出现了明显的语言丧失、意识反应下降的表现。老李这是怎么了?为了进一步鉴别,病房紧急联系了核磁检查室,完善了老李头颅核磁的检查,首先除外急性脑血管疾病,结合老李菌血症表现,医生们考虑与感染有关,遂给予抗感染治疗。第二天,老李的体温明显下降,寒战也有所好转,但依旧不能说话。此时,微生物实验室的血培养报告揭示了真相:老李的血液里培养出革兰染色阳性杆菌——单核李斯特菌。腰椎穿刺检查也证实老李的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数量增多,蛋白含量升高,葡萄糖含量下降,符合颅内细菌感染的特征。

什么是单核李斯特菌?

单核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胞内寄生的无芽孢杆状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饲料和各种生食、即食食品中。老李是如何感染这种细菌的呢?原来,他出院回家当天,从冰箱里拿出酸奶和西瓜一通畅吃,结果就引发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感染。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家人的悉心照料,老李的体温、神志恢复正常,失语症状也有所改善。

单核李斯特菌是冰箱里的“隐形杀手”,也是感染科的“常客”。它容易攻击孕妇、老年人及免疫缺陷患者等高危人群。孕妇感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流产、死胎、早产或新生儿感染等严重后果。在非孕妇患者中,也有相当比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单核李斯特菌

单核李斯特菌感染后,患者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关节痛、背痛等症状,也可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炎症状。对于免疫低下的人群,症状可能会持续加重,并出现嗜神经性症状,如脑膜炎、脑干脑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预防单核李斯特菌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食品安全。高温可以消灭李斯特菌,因此应避免生吃鱼肉、牛肉、蔬菜,禁食腐烂变质的食品,特别是易受李斯特菌污染的软芝士、烟熏海鲜、冷藏的熟肉等。生食瓜果应洗净,冰箱食品的储存应生熟食分开,不喝未经巴氏消毒的牛奶和乳制品。冰箱存放的食品在食用前应高温充分加热,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两分钟以上。
单核李斯特菌厌氧培养涂片显微镜观察

很多人把冰箱当做保险箱,并不清楚冰箱里有很多潜在的“隐形杀手”,除了单核李斯特菌还有其他的病原微生物,一旦它们对高危人群产生攻击,往往是“致命性”的。


冰箱潜在隐藏“杀手”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

邀请您的关注

来源:北京朝阳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