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联手破局,卢拉离京前送出13个字,乌克兰已经做出了抉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5 18:54 2

摘要:5月14日傍晚,巴西总统卢拉的专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腾空而起,临行前这位三度执政的“拉美左翼教父”在舷梯上转身向中方送别人员挥手,用葡萄牙语抛下一句震动国际舆论的话:“与中国走近,不害怕特朗普报复。”

5月14日傍晚,巴西总统卢拉的专机从北京首都机场腾空而起,临行前这位三度执政的“拉美左翼教父”在舷梯上转身向中方送别人员挥手,用葡萄牙语抛下一句震动国际舆论的话:“与中国走近,不害怕特朗普报复。”

这13个字为何直指美国软肋?而此刻的乌克兰战场,泽连斯基政府为何突然宣布“支持中巴和平倡议”?

卢拉此次访华绝非普通的外交礼仪,从5月10日抵京到14日离境,中巴签署20项合作协议,涵盖大豆贸易、两洋铁路、卫星技术等核心领域。

最重磅的成果是《中巴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联合声明》,其中明确支持“通过直接对话结束冲突”,并首次将“中巴共同调解”写入国际文件。这份声明直接回应了普京5月10日的谈判提议,更暗合泽连斯基5月12日“愿在第三方担保下对话”的表态,形成战略闭环。

但卢拉的底气不仅源于外交突破,巴西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巴贸易额达388亿美元,中国包揽巴西71%大豆、74%铁矿石出口,而美国对巴农产品加征的10%关税,直接导致巴西农民损失超120亿美元。

当特朗普政府威胁“制裁与华合作国家”时,卢拉在记者会上冷笑回应:“美国对巴贸易顺差高达340亿美元,他们敢断,我们就敢用人民币结算!”

“13字宣言”的全球冲击波

卢拉的“登机告别词”绝非临时起意。5月13日签署的《中巴维护多边主义联合声明》中,第7条明确写入“反对任何国家以关税手段胁迫他国选边站队”。

这精准刺中美国痛点——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已引发67国反制,而巴西的强硬表态,让G7内部出现裂痕: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日宣布“暂停对南美钢铝加税”,德国总理舒尔茨则紧急派特使赴巴西磋商。

更深远的影响在能源领域,中巴签署的《绿氢合作备忘录》规定,2026年前中国将投资50亿美元在巴西东北部建设全球最大氢能基地,产品直供金砖国家。

这意味着巴西不仅摆脱对美化石能源依赖,更成为新能源规则的制定者。正如《金融时报》所言:“当美国还在争论页岩油产量时,中巴已联手按下‘去美元化能源体系’的启动键。”

中巴联动的蝴蝶效应,在万里之外的基辅掀起风暴,5月14日凌晨,泽连斯基突然批准《关于支持中巴和平倡议的总统令》,宣布“愿在第三方监督下与俄方接触”。

这与3天前乌方“绝不接受非西方调解”的立场截然不同,转变的根源藏在巴西农业部长法瓦罗的一句话里:“中国承诺未来3年采购1亿吨巴西玉米,这足够养活2亿人——而乌克兰去年玉米出口仅3200万吨。”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战场。俄军5月12日完全控制顿涅茨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乌军日均弹药消耗量骤降至高峰期的15%。

而中巴联合声明中“保障黑海粮食通道”条款,让乌克兰保住每年240亿美元的农业命脉,泽连斯基顾问直言:“当美国连海马斯火箭炮都要省着用时,中国的变压器和巴西的粮食就是我们的氧气。”

当卢拉的专机掠过华北平原时,巴西外贸部长正在核算一组数据:用人民币结算对华大豆出口,每年可节省6亿美元汇兑成本;中企承建的两洋铁路一旦通车,巴西对亚洲物流时间将缩短10天,运费直降23%。

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球南方国家用脚投票的缩影——世贸组织报告显示,2025年一季度南南贸易占比首超50%,而美欧贸易额暴跌至1945年以来最低。

此刻的乌克兰农田里,中国援建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调试,巴西农技专家指导播下改良大豆,正如卢拉在离京前夜所说:“当我们用粮食和铁轨代替炮弹发言时,强权政治就输了。”

这场跨越北京、巴西利亚、基辅的破局,早已超越一场普通国事访问——它是旧秩序裂痕中的光,照见一个不再由枪炮定义未来的世界,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宝藏兴趣创作大赛#

来源:圈聊科技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