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即是道德文化,舜作为“五帝”的最后一位,处在文明成立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舜帝的“明德”思想集中体现为重德政、行教化、讲求社会和谐和孝道,虞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母源。
天下明道,自虞舜始,德自舜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即是道德文化,舜作为“五帝”的最后一位,处在文明成立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舜帝的“明德”思想集中体现为重德政、行教化、讲求社会和谐和孝道,虞舜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母源。
舜是我国古代部落首领,是一位圣王,连舜这样具有大智慧的人,舜身上有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特质:隐恶扬善,不宣扬别人的恶言恶行,只表彰别人的嘉言善行。
大德者,必得其位、禄、名、寿,因此孔子说: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一个人真做到行为道德修养,所谓大德不是小德了,就是“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这个大德,他自然得到那个位。
孟子说,一种是“天爵”、一种是“人爵”。舜最了不起,人爵、天爵他都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禄”跟“位”不同,“禄”自然生活无愁。
他国家皇帝财富等于富有四海,整个国家是他的,可是尧舜啊,好像丢一个破帕子那么丢开:“你拿去,由你来保存。”他自己不要,这个禄位都不要。
所以“大德者必得其名”,享万世之大名;“必得其寿”,孔子说:“舜应该算是个最孝顺的人了吧?他在德行方面可以称之为圣人,从地位上来说,也是尊贵的天子,就财富来说,他拥有整个天下。
《诗经》中也曾说过:“高尚优雅的君子,必定会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必定保佑他,任用他,对其委以重大的使命。
德行良好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德行深厚者必得其位——孔夫子名言的启示“子曰: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
孔夫子告诉我们,一个有深厚德行的人,即德高望重者,他的人生必然会得到与之相应的社会地位、经济保障、社会尊敬以及健康长寿。
我们常常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迷失方向,本末倒置,把名利当成根本,而实际上,名利只是德行深厚者随之而来的结果。
德行之根扎得深,人生之树方繁茂正如一棵大树,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繁茂。我们不可能在枝叶上做表面文章,比如为了让叶子变绿就给它喷绿漆,那并不能让树叶真正变绿。
同样一个人的德行也是如此,只有德行的根扎得深,他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枝繁叶茂。这种德行的深厚,不仅体现在个人的品德修养上,更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上。
历史上的古圣先贤大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面对父亲和后母的迫害,始终不改孝敬之心,这就是他的德行很厚实,他派到各地方去工作时,总能在短时间内影响改变当地的社会风气,这与他为人的善良和引导大家做善事还不露痕迹的德行密不可分。
因此他赢得了天下人民的尊敬和尧帝的信任,最终尧帝把天下都传给了他,德行深厚者自然会得到与其德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和尊敬。
德行与能力相随,人生处处皆成功一个人的德行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有德行的人,如果他也具备才干,那么他在从事任何活动时都会取得成功。
比如一个德行好、人品好、才能好的人,他无论到哪里经商都能成功,因为他的德行和能力会跟着他走到哪里,就会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回报。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要注重德行的培养,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
舜帝这一辈子,那可真是波澜壮阔,从一个受尽苦难的草根,一路逆袭成为万民敬仰的帝王,又在南巡途中留下无数传奇,最后魂归九嶷山,他的一生,就像一部精彩绝伦的史诗,充满了曲折与辉煌。
他不仅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治理国家,让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还以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魅力,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成为了中华道德文化的鼻祖。
他所倡导的孝顺、友爱、勤劳、诚信等美德,像种子一样,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华夏文明的长河中,舜帝就是那座巍峨的灯塔,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从远古一直流传到今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追求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从身体到心灵、从内到外,谋求一个平衡,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影响孩子,以舜为榜样做到德行深厚,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
来源:中华大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