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夏时节,枞阳县金社镇云岭村老屋组的生态茶园里青翠一片,几十名采茶人腰挎茶篓穿梭其间,指尖翻飞如蝶,嫩绿的茶芽簌簌落入篓中。
今天
《铜陵日报》第2版
“铜陵发展 奋斗有我”专栏
关注枞阳县人大代表吴小平扎根家乡
用近10年时间将百余亩荒山改造成生态茶园
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
还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一起来看
《铜陵日报》
《铜陵日报》(2025年05月15日 第2版)
种好一片茶 带动一方富
■ 方盼亮 吴福成
初夏时节,枞阳县金社镇云岭村老屋组的生态茶园里青翠一片,几十名采茶人腰挎茶篓穿梭其间,指尖翻飞如蝶,嫩绿的茶芽簌簌落入篓中。
很难想象眼前的翠绿茶垄,几年前是一片荒草丛生之地。在“绿意重生”的背后,是枞阳县人大代表吴小平扎根家乡,用近10年时间将百余亩荒山改造成生态茶园,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还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前孩子小,出不了远门,就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丈夫出门跑运输。”吴小平说,2015年底,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政府引导各地结合本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她的内心受到触动,萌生在家乡创业的想法。多方打听后,吴小平得知当地山场资源丰富,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种植,便在2016年初和丈夫商量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承包108亩荒山种绿茶。
从此,吴小平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变身为种植茶叶的新型农民。创业之初,吴小平对种茶和制茶都不精通。怎么办?一个字“学”。不懂茶叶知识就从书本学,向农技专家请教。经过反复尝试,她逐渐熟练掌握种茶、制茶技术,并成立了家庭农场,其创办的“云岭青峰”茶叶品牌也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我每年都专程驱车到她这里来买茶,这个茶叶喝起来口感纯正,清香四溢,有家乡的味道。”来自安庆的周先生和朋友一边挑选茶叶,一边笑着说。
近10年来,吴小平始终保持着对茶叶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只为做好一片“茶”,念好茶叶发展“经”,拓宽乡亲们的增收路径。她深知,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茶苗种植、追肥、田间除草,再到茶叶采摘,都需要大量的劳务人员,这就可以为附近村民带来大量的劳务机会,给大家增加收入。
“这几年我都在这里干活,除了采茶,还干些松土、施肥、剪枝等工作,一年下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55岁的云岭村村民杨卫明笑着说。
“我利用自己的能力大力发展茶产业,带动了周边很多群众就业增收,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吴小平说,高峰期时,每天有70多人在茶场采茶,仅去年就发放劳务费18万元。
“她办的茶厂不仅富了村民,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责任与担当。”云岭村党委书记杨敏说,吴小平还积极参与村里公益事业活动,充分发挥了致富带头人的表率作用。
“小茶园”蕴藏乡村振兴“大能量”,“一片茶”谱写乡村振兴“大文章”。现如今,吴小平的生态茶园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山脚下那一栋栋整齐的新楼房,正见证着乡亲们日益富足的新生活。
特 别 声 明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县广播电视台、枞阳报社)为枞阳县域内唯一具有新闻采编、播出资质的媒体机构。枞阳县域内,其他所有自媒体及商业媒体均不具备新闻采访、编辑、转载、发布等资质。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运营的媒体平台有《铜陵日报•枞阳新闻》、枞阳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枞阳在线”“枞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枞阳在线网站,枞阳在线抖音号,枞阳在线视频号等,是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的县域官方主流媒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枞阳县融媒体中心所属媒体平台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自媒体以任何形式转载。部分来源于网络的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特此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2-3211652
枞阳在线 往期荐读
全国荣誉!枞阳这个少先队集体拟获表彰→
30人!2025年失信名单曝光!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
来源:枞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