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一区Top期刊(IF5y=6.4)上发表研究成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5 19:11 1

摘要:近期,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卢慧翠副教授等在林学一区Top期刊《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IF5y=6.4)发表了题为“Urba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tree growth

近期,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卢慧翠副教授等在林学一区Top期刊《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IF5y=6.4)发表了题为“Urba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tree growth declines in urban than in rural forests”的研究论文(图1)。该研究探讨了气候变化与城市化的叠加作用对树木径向生长的影响,为未来城市森林管理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图1 论文在线公开发布截图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气候变化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尚不明确。在本研究中,团队以青岛市为研究区域,该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发展迅速,温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研究人员选取了分布广泛、作为当地沿海防护林优势树种的城区森林公园与郊区崂山的刺槐和黑松为研究对象以探究在城市化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典型树种的生长响应机制。

研究团队通过在2019年和2023年分别在郊区和城区设置49块(20m×30m)标准样地,从342棵树上共采集了626根树木年轮样本。年轮宽度残差年表结果显示,两地树木在生长速率和气候响应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区树木生长较慢,可能受限于更大的水分压力。具体而言,城区刺槐在当年生长季(4–9月)受水分供应限制,黑松则在前一年晚生长期(8–9月)受限(图2)。这表明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求和响应存在差异,且城区环境加剧了这种水分限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生长趋势分析表明,自21世纪初以来,两种树种均出现显著生长趋缓,城区尤为明显(图3),反映出气候变暖与城市化加剧了干旱胁迫。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与城区温度持续升高导致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有关,预示着未来这些树种的生长可能进一步受到抑制。

图2 青岛市1980-2020年城区与郊区气候变量与刺槐和黑松树轮宽度年表的皮尔逊相关系数

图3 青岛市1980-2020年城区与郊区树木的生长趋势(胸高断面积生长增量对数的残差)

该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优化城市树种选择和管理策略,还为应对城市气候变化和提升城市生态韧性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强调,未来城市森林管理需优先选择耐旱树种,并通过灌溉等措施缓解水分压力,以维持森林冠层稳定,保障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青岛农业大学为该成果的第一完成单位,在读研究生吴倩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范泽鑫研究员和卢慧翠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来源:异世界的鱼桑

相关推荐